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1338章 劉裕北伐(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8章 劉裕北伐(四) (2 / 3)

六世胡公姜靜,為避東方萊夷侵擾,被迫遷都薄姑。

前859年周厲王十九年),七世獻公姜山率營丘人殺其兄姜靜,返都營丘。

因營丘緊臨淄水,所以改名臨淄。

此後,臨淄為齊國都城,歷時638年。

姜氏自太公開始,經西周、春秋時期,傳位32代,治齊達六七百年,史稱姜齊。

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齊相田和遷康公於東海,奪權自立,仍都臨淄。

歷經8代君主,治齊達160餘年,史稱田齊。

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將樂毅攻陷齊國70餘城,只有莒、即墨兩城未攻下,臨淄歸燕屬5年。

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田單復齊,立襄王法章,返都臨淄。

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推行郡縣制,開始設臨淄縣,屬齊郡,郡治所也在臨淄。

秦楚爭戰的時候,田氏宗人儋、假、市、都、榮、廣、橫等七人相繼統治臨淄。

前203年,楚漢之爭中,韓信破齊,斬田廣,踞臨淄,劉邦封韓信為齊王。

後來,西漢沿用秦制,仍設臨淄縣。

前201年漢高帝六年),再建諸侯王國,封子劉肥為齊王,衍嗣歷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厲王等,先後皆治臨淄。

公元9年新始建國元年),王莽奪取政權建國,因為境內多齊王陵墓,改臨淄縣為齊陵縣,屬青州濟南郡。

公元25年漢建武元年),劉秀滅王莽,又改稱臨淄,再為漢朝齊國都城。

三國時,臨淄縣屬魏,隸於齊郡,青州刺史、齊郡太守仍以臨淄為治所。

………

由於三萬“漢軍”兵臨城下,青州守軍頓時如臨大敵,於是立馬布置起了縝密的城防。

雖然劉裕進軍神速,但之前的逃兵們,在王敬則的帶領下已經提前五天回到了臨淄。

眼見偷襲無望,劉裕卻也不氣餒,於是立馬下令大軍分三面紮營。

劉裕、王仲德、鄧羌、周羅睺率軍一萬紮營在東;

王鎮惡、陳烈、陳蒨率軍一萬紮營在南:

傅弘之、吳懿、吳班率軍一萬紮營在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