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城池被三面包圍,城內一眾南齊官員嚇得六神無主,當即就派人從西門而出,前往平原、北海二郡求援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城中尚有一萬守軍,主將名叫垣崇祖。
垣崇祖440年~483年),字敬遠,彭城下邳人,南朝齊將領,豫州刺史垣護之之侄。
年十四,有幹略,刺史劉道隆闢為主簿。
後聯合徐州都督—薛安都舉兵對抗宋明帝,兵敗投奔北魏。
不久南歸,依附蕭道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蕭道成稱帝建齊後,垣崇祖擔任使持節、都督司、豫二州軍事,任豫州刺史,封望蔡侯,屢次擊敗北魏軍隊。
齊武帝即位後,徵為散騎常侍,遷五兵尚書,領驍騎將軍。
永明元年,齊武帝以謀反罪將垣崇祖誅殺。
………
不過此時蕭道成並不在臨淄,臨淄城內的主事人是蕭道成的哥哥—蕭衍,以及依附蕭道成的琅琊王氏成員—王導、王敦等二人。
事實上,蕭道成自前年決定大興海軍之後,便一直待在東萊了,身邊只有北投的猛將—周盤龍帶著一隊精銳保護。
本來臨淄方面,一直由王導、王敦兄弟,以及守將—垣崇祖主持大事。
直到秦軍攻陷許都,導致中原越發大亂以後,蕭衍北逃才以蕭道成哥哥的身份開始主持大事。
而蕭道成麾下還有清河崔氏主政清河郡、平原郡、濟南郡,此三郡守將便是清河崔氏出身,原先就是蕭道成麾下大將的崔慧景。
其次,還有辛評、辛毗兄弟在分別主政樂安、北海二郡,這一帶的守將則是蕭道成麾下的首席大將—陳顯達。
不管是陳顯達,還是崔慧景,亦或者蕭道成本人。
三人都參加過秦漢大戰,並在北地郡的大戰中取得過一定的成績,只不過在奪取青州之後卻是從此沉寂了下來。
只因為青州的人口太少、軍隊也少,周邊又無處可以擴張,所以三人漸漸地懈怠了下來。
直到現在劉裕帶著“漢軍”北伐,這讓青州上下為之大亂,眼看著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偏偏在這個時候,蕭道成本人又不在,等兩支大軍回來又勢必會被劉裕來一出圍點打援!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