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麼意思嗎?”
朱業的眼神看著那升空的滾滾濃煙,自問自答著。
“意思就是說,在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想要承認,自己是雪崩的罪魁禍首,但如果沒有雪花,何來雪崩呢?”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每一個參與者都開始推卸責任,覺得此事跟自己無關。”
“如果他們今天聽從昨日我們下達的命令,不走暗道,老老實實的呆在家中,不來參加這個宴會,那麼那些孩子還會被做成盤中物,擺放上來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我不殺伯仁,伯仁別因我而死!”
這句話發生在魏晉時期,說這句話的人是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而王導所說的伯仁,是東晉的大名士周顗。
雖然不是王導親手下的伯仁,但伯仁的死卻和他脫不了干係。
雖然魏晉時期距離現在還很遠,但這裡面的道理卻是可以用的。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群體犯罪的動機通常來自強烈的暗示,參與犯罪的個人在事後會堅信自己是在履行一項義務,這與平常的犯罪情況大不相同。
今天這些人也是一樣,他們估計到死都會認為,自己不過是來吃一餐飯而已,結果卻被當成同夥殺掉了,簡直是冤的不能在冤了。
可這些人並沒有想,自己在朱業等人派遣計程車兵眼下,還是跨越了那禁止外出的命令,來到了這裡。
從他們進門的那一瞬間,後面的事他們都逃不脫責任!
朱業的話讓朱自沉思了起來,朱業見狀,也不打斷他的思緒,他知道,自己給個關念朱自不一定能理解。
本來朱業還想解釋一下,可是轉頭一想,想想秦時的連坐......
這也大差不差嘛。
隨即,也沒了解釋的慾望。
他接下來要做的可能會超出這個時代的人的想象,打破他們長久以來的觀念,如果自己想不通,什麼都要自己解釋,那麼還不如趁早換人算了。
畢竟志不同,如何共謀?
“二哥,我覺得家主說的對。”倒是朱則,他猶豫了一會,突然說了一句話,讓朱業都覺得有些意外,耳朵也豎了起來,專心的聽著這兩兄弟的對話。
“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