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賜這樣想,同樣也是這樣說。
可劉宏不怎麼想,他乃大漢皇帝,登基以來見過的戰亂內鬥實則不少,也平息了很多戰爭,自認為雖不及漢武,可多少也比得上個十之八九。
現在正值當位,大漢境內居然出現了兩股叛亂,並且這兩股叛亂都已經成了氣候,南地的明賊暫且不談,可這北地的蛾賊,前段時間居然直接兵壓司隸,手探洛陽了。
這能忍?
劉宏要讓這些人知道,什麼叫做大漢天威。
所以劉宏不願意接受楊賜慢慢蠶食的做法,他要行雷霆之勢,先掃臥榻,再掉兵南下,親征明賊。
沒錯!
劉宏動了親征的想法。
並且這段日子還在自己的西園之中,召集了一堆親衛,每日演練行武,為自己親征南地做著準備。
贊同皇甫嵩的人多是宦戚,還有一部分文官。
宦戚贊同可以理解,他們的底氣就是帝王,當然要以劉宏的思想為方向。
至於文官,單獨就是對武將一行不滿。
隨著兵權下放到州郡,大量的武將得到了重用,武將一系的力量空前強大,竟有一種直逼漢武時期的風采。
文官一派自然不願意,他們又不懂打仗,若是任由武將一系繼續發展,到時候這個朝廷就沒他們說話的權利了。
可文官們也沒有辦法,武將勢力壯大已成定局,他們無法做到讓已經體驗過兵權的州郡們把兵權丟掉。
於是,只能趁此機會,使勁往皇權上靠,希望透過這一點讓劉宏知道,自己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是為了維護皇權的。
介時武將壯大之日,也能借助皇權保證地位,繼續打壓。
劉宏剛問完話,就有一外戚上前稟報:“起奏陛下,昨日戰場快訊,言幷州刺史董卓南下,朱中郎揮軍東北,兩方一鼓作氣擊敗了豫州蛾賊,此時豫州蛾賊正向東逃,另外皇甫嵩將軍大軍齊出,擊敗了蛾賊賊首張角,對方現已被壓鉅鹿,覆滅之時,指日可待。”
宦官們連忙捧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天威震懾宇內,盤賊聞聲便躲,無一人敢視也。”
劉宏這才露出了笑容,眼角不自覺的掃了楊賜一眼,似乎在說:“看吧,這就是朕的大軍,這就是朕決定的事情。”
楊賜垂頭駐足,不發一言,只當作是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