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在漢末舉明旗> 第249章 楊景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9章 楊景之策 (1 / 3)

楊景雖然是降將,但投降以後,朱業還是非常重用於他的。

這一點,從他的部隊編制叫做七師就可以看的出來。

七師!

前面沒有“混”字。

“混”字在明軍中是有區別的,是甲種師和乙種師的區分。

甲種師有六個團一萬多人,而乙種師只有四個團,人數遠低於甲種師。

士兵配置上,甲種師的裝備也遠超乙種師,例如騎兵,明地馬少,乙種師只是配備了偵察騎兵,可甲種師卻有專門的騎兵部隊。

還有裝備,甲種師的裝備也要領先於乙種師,每當科技研究司,或者是軍械製造所、火器製造所研發和製造出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後,都是先給甲種師配上。

楊景的七師與朱勝的二師相比,人員一樣,裝備一樣,只是差在先成建制和後成建制,士兵的單兵能力猶豫訓練時間的長短而存在個別的差距。

豫章軍隊改制過後,楊景支援到了江夏,一開始因為自己的降將的原因,面對朱勝這個明顯是“親信”的師長,楊景不自覺的會放低自己的態度。

但這也僅僅是開始。

時間一長,楊景自然不會滿足區於朱勝之下。

可習慣已成,朱勝又是好戰勇猛、自覺勝於常人的一個人,兩個師長在一起,養成了習慣發號指令的朱勝又怎麼會與楊景一直協商著做事呢?

表面上,朱勝給足了楊景面子,但結果卻是,很多事情都是朱勝已經決定好了,然後以商談的模式“讓”楊景行事。

這也是七師和二師時常舉行演武的原因,楊景想透過這種方法,提升七師在江夏的話語權,可是演武的結果還是輸多贏少。

而這裡面贏的,基本上都是七師的精銳團與二師靠後的團。

不過,機會來了。

就是現在!

豫章黃巾傾巢而出,二師與七師分守兩個江夏的入口。

一個是息縣,另一個就是楊景此時待的葉縣了。

二師精銳,自然是在息縣抵抗大部隊,為此楊景還支援了兩個團給朱勝。

不過楊景不在乎,他與朱勝之間的小九九並不影響感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