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冬季攻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冬季攻勢 (5 / 5)

但凡有一丁點虛言,這老頭子就不可能活到現在

在魯西地區還在進行城市人口梳理的時候,魯東三府已經培養出了第一批五百人的行政專員隊伍。

這些人大多是原本沒有出頭機會的生員,或是給人訴訟謀生,或是靠廩食度日。按照大明優待讀書人的傳統,生員也有兩石糧的免稅額度,但是在大量農民投靠舉人、進士家族的社會環境下,這個額度也未必能賣出錢。

從魯東三府直轄之後,重新分配了土地,朝廷將田稅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所有官紳要麼乖乖一體納糧,要麼就被扣上各種帽子傾家蕩產,秀才的免稅額度自然更是用不上了。

好在還可以考試,而且考完之後直接收納為吏,甚至為官,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在缺乏明確行政法規的時代,這些讀四書五經出身的官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讀的書就那麼幾本,所以思想層面相類,價值觀相同——或者說在公開的價值觀上相同。這就保證了他們能夠做出近乎一致的價值判斷。

透過嚴密的考成法約束,這種一致判斷很快就會形成慣例,進而維持社會秩序,保證社會機能良好執行。

只有這部分生員還不足以擔負起乙級區域的庶務,所以作為助手,沂蒙山還有大批原本的書吏。這些人是屬於整肅吏治的重點物件。東三府偶爾還有幾個清官透過整肅,直接被委任乃至升職。但三府的吏員體系卻幾乎是連根拔起,非但大量的吏員充苦役、教書、甚至不得不殺雞儆猴。

長達半年的教育之後,還活著的吏員終於被馴服,接受了新規矩,根據表現得以去村學教書,或是在衙門做些文書工作。這回對整肅區派遣官吏。也給了這些人能夠戴罪立功的名額,只從爭奪的激烈程度上看,他們改造得還算徹底。

大明以“官”為第一流,“吏”是民間所謂的“小官人”,也是屬於很了不起的人物,自然善於抓住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十一月二十二日。徐梁在濟南召開了高層軍政會議。

文官方面,程賢,李邦華自然是要到會的。同時還有河南佈政、提刑二使司的主官、河南八府一州的內定官員一共十一人

武將方面,各師長,團長,高燕,大眼兒,馮先奇等人皆在。

大眼兒因此當之無愧地站在了武將之首,臉面上維持著謙遜低調的美德。心裡卻頗有功成名就的滿足感。

排在大眼兒身側的高燕。高燕深知身為女人的劣勢,從來不跟大眼兒爭搶。

“本次冬季攻勢。與其說是軍事行動,不如說是行政行動。”徐梁坐在高座,為本次會議定下了基調。

徐梁環視一週,道:“之所以要召開這個軍政會議,主要是防止之後在光復區產生文武糾紛。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一點。文武官員隸屬各有不同,文臣不要干預軍事,免得彼此尷尬。”

大明從承平之後,文臣就壓過了武將,到了萬曆之後更是近乎病態。以李成梁那樣的遼東土皇帝。也要對文臣俯首帖耳。更別說手持尚方寶劍、統率一鎮的正一品大都督毛文龍,盡然被袁崇煥直接斬殺。

在座文官們並沒有什麼反應。並不是每個文官都有一顆“將首”之心,只是因為他們肩負守土之責,危機關頭難免會病急亂投醫,干涉軍事。如今徐梁將守土職責放在了軍隊身上,宣告文官在事態危機之時可以棄城而走,不受追責。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幹涉軍事。

“其次,光復一地,統治一地。前三天是軍在政先,由布政使司官員統計地方豪紳從賊、通匪名單,軍隊實行抓捕,再由提刑使司定罪量刑。為了平復地方治安,文官可以請求保護,軍隊也可以自行鎮壓逆匪。三天之後,組建巡檢司、警察局,各營主戰部隊迴歸建制,地方安靖交予行政官處理。”

“再次,勞工營的組建。”徐梁望向軍隊系統的眾人,道:“布政使司要儘快在通衢之地設立勞工營,徵調、購買勞動工具,由陳德、趙應元、謝遷分配統領,建築工事,修繕城防。”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