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沒確切訊息。”李巖道:“不過有極大可能是直接從關外行軍,裹脅沿途的蒙古人,從榆林衛寇邊而入。”
“如此一來,高一功和李過就算想南下,也要考慮自己後背了。”徐梁道:“現在北有虜兵,南有官兵,李自成怎麼走?”
……
“朕怎麼走!”李自成身穿龍袍。手持長劍,在秦王宮中憤憤疾行。
吳三桂插入延安之後。正是切斷了闖軍南北呼應。而官兵在陝州、南陽的攻勢,正是截斷了陝西到湖廣的通路。且不說後路被斷,就連湖廣過來的糧道都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白旺那個蠢貨!七八萬人滅不了左良玉不說,竟然被五千人打得求援!”李自成長劍虛劈,好像恨不得手刃白旺,一笑心頭之恨。不過他卻算錯了李化鯨的人數。
在席捲了河南一省之後。李化鯨的隊伍已經擴大了上萬人,而且以手中老兵為軍官,沿途邊走邊訓,如今已經教會了這些新兵起碼的鑼鼓號令以及方陣佈局。這些連武器裝備都不齊全的流民兵,在短時間裡改頭換面。真的有了官兵的影子。
雖然是一觸即潰的紙老虎,但白旺不敢跟這樣的隊伍交手,甚至連試探性攻擊都沒有做,就一路退兵棄地,最後被圍困在南陽,派人走商洛山道向西安求援。
得到白旺的求援書信,李自成更是心頭上火,嘴邊起了一圈燎泡,簡直又像是回到了車廂峽,回到了十八騎入山的時候。
“朱家小賊果然毫無信義可言!不打建奴也就罷了,竟然還來抄咱老子的後路!”李自成怒罵著,又是一頓狂劈,長劍發出颼颼破空之聲。
顧君恩站得較遠,只等李自成氣喘吁吁停了下來,又見劉宗敏和田見秀等將領皆是閉口不言,只得上前道:“陛下,目今之計,當早做打算。秦地已經是一處死地了。”
李自成一屁股坐在陛階上,垂著頭,良久方才抬了起來:“顧先生說說,朕該怎麼個打算。”
劉宗敏等人紛紛望向顧君恩,頗為期待。
顧君恩上前道:“陛下,如今大軍南北分隔,實在不利。以臣之見,當趁元氣尚未大損,及早脫身。”
“去哪裡?”李自成冷冷問道。他並不認為顧君恩說得不對,但聽著這話卻仍是刺耳難耐。
北京是朱明的故都,有則錦上添花,無則不傷大雅。然而西安卻是他稱帝立國的根本,一旦丟了,全天下都可能來個牆倒眾人推。
顧君恩卻顧不上那麼多,他道:“陛下,可去漢中。”
漢中在陝西西南,秦嶺南麓,被秦嶺和大巴山團團抱住,是個小盆地。此處水土豐茂,地勢易守難攻。往西南便能進入四川,是個能夠成就王業的地方。
“如今黃虎正在巴蜀之地,我軍若是入川,怕是一場惡戰。”李自成搖頭道。
顧君恩也知道張獻忠不好打,又道:“若此,便只有西進寧夏,取雍、涼之地,徐圖中原。”
“雍涼之地……”李自成雖然攀附了一個党項族祖宗,但並不相信自己能夠在那種窮山惡水中建立起第二個大白高國。
“此為下下策,但仍可有一番作為。”顧君恩解釋道:“若想成就帝業,還是當取巴蜀之地,出武關取湖廣,此乃方為上策。”
建立國家也有難易之分。取一塊自然環境良好,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建國,難度就小;要是去了個鳥不拉屎環境惡劣的地方,那難度自然就大得多。寧夏甘肅與四川巴蜀比起來,就像是玩遊戲選擇了地獄模式……以大順的行政管理能力,去了那邊基本就跟作死沒有區別。
然而雍涼之地已經被大順軍接管了,過去不用打仗,四川卻在張獻忠手裡,要想奪過來也不容易。
“朕還有個想法,”李自成抹了一把臉,“趕在明軍打下南陽之前,去襄陽!與其跟黃虎兩個拼殺,不如走襄陽打武昌!朱家小賊抄咱老子的後路,咱老子就去端他老窩!把南京給他打下來,以後還不是要啥有啥!”
顧君恩頓時心中涼了一大截,然而看著劉宗敏和田見秀等大將眼中放光,他也知道自己再說什麼都沒用了。這條看似甘甜美味的策略,其中蘊藏的殺機是如此濃郁。
莫非大順果然不是天命所歸,終究難免落敗麼?這位尚書垂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紫袍,心中哀嘆一聲。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