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職在!”邵一峰應道。
“傳令:新訓川兵與獨立遊擊團合編為山地第一師,師長李化鯨,”徐梁幾乎不加思考的說道“讓大都督府即刻著手擴編工作,命該師佈防豫、湘西部山區。編制參照近衛第一師,額外配一個教導局,讓他們自己進行山地作戰的針對性訓練。”
山地和平原屬於兩個世界。魯東的兵拉到豫西,或是北直兵派到浙江,並不會出現太大的水土不服反應。而一旦進山,所面臨的植物、昆蟲、走獸、傳染病……就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平原士兵根本不知道山中的常識,他們所經受的戰陣訓練在崎嶇陡峭的山地也完全無法展開。
現在有這四千生活在山中的土司川兵打底,加上游擊營本來就多是四川人,山地師的建成基礎可謂得天獨厚。只要控制住了莽莽群山,平原作戰不過是手到擒拿之事。
見到徐梁高興,柳如是和邵一峰這些身邊近臣當然更是高興。
徐梁又道:“從陳文慶煉入營以來,全軍作訓全靠他一手提點,功勞甚著。傳令:授陳文慶煉中將軍銜,加武略將軍,封大都督府右都督,提督作訓操練兵務;再令:在豫西、徐州、山東,各擴編一個教導師,加大作訓規模。”
教導師是訓導師級規模的部隊,一旦這三個教導師的框架搭起來,在兵員充足的情況下,每三個月就能編成三個師投入作戰。
“陛下麾下虎將皆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臣實在要恭喜陛下。”柳如是笑道,重音卻是在“獨當一面”上。
徐梁道:“如今坐了金鑾殿,肯定不能持三尺青鋒,鏖戰沙場了,不過我只要在前線,前線士氣必能大振。”
隨著將軍們的逐漸成長,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戰鬥經驗,徐梁的作用也就淪落到了提升士氣上面。不過他親臨前線可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士氣,更是為了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尤其是天下尚未平定的時候,這種影響力必須堅持而深入地貫徹下去。
“而且這回情況比較特殊,不得不親自坐鎮。”徐梁徹底堵住了柳如是的進諫計劃,手指輕輕敲擊桌面。
“天下最好做的就是官。天下最難做的也是官。你若是想為民辦實事,不怕得罪人,一板一眼做官,那就是最好做的官。你若是要盤根錯節去攀關係,只想著有朝一日高升閣輔,那這官恐怕就難做了。”徐梁在懷慶稍停一日,視察了一番河內縣的民生狀態。
不同於被血洗過的開封府,處處透著尚未散去的血腥。
青州府倒是仍保有了大明原汁原味的味道,不過新近成立的府縣兩級警察局、巡檢司,以及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門牌地址,都顯出與以往不同的氣息。
“今年春耕進行得如何了?”徐梁問道。
“回稟陛下,各地仍舊是耕牛不足,不過這回府裡從技工學院購得‘代耕’三百具,多少能夠緩和春耕所需。”知府顯如今負責青州府春耕事宜,隨同巡視。
徐梁眺目遠望,眼前所見卻都是牛耕。這也是可以理解,下面府縣都希望將最好的一面拿出來給上司看到。像知府顯這樣能老實回答,已經算是及格了。
“去看看代耕。”徐梁道。
吳偉業連忙吩咐下去,讓人在前面開道。徐梁卻沒那個耐心,快馬揚鞭已經向前去了。
一行人徑直北上,果然看到了最新發明的“代耕”。
這種耕種器械在原歷史劇本中一直用到晚清。乃是畜力不足情況下最好的補充方式。原本的設計是一組三人,在田地兩頭安裝兩個轉盤,中間連以繩索。每個轉盤配一個壯勞力,中間一人扶犁。轉盤轉動之後,繩索拉動犁鏵,由此耕出筆直的田壟。
青州府多水。所以知府顯在靠河的地裡多用代耕,可以借水力減人力。而且一般這種上等良田面積較大,接連成片,也方便“代耕”推進。在那些缺乏水力的地裡用牛耕,只有下等的山地才用人力。
“原本靠水的田地都屬於富農之家,他們肯定都是有牛的,不用擔心春耕勞力。田越差的人家也就越窮,往往幾家合養一頭牛,只是聊勝於無。如今官府出面加以調配。全縣的春耕面積都上去了,誰家都沒受到損失。”知府顯道。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