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七百四十一章 天意如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一章 天意如何 (4 / 4)

洪承疇心中一緊,腦中閃過一道霹靂雷光。

明朝如此輕易地就放過了洪母,正是告訴多爾袞,洪承疇不是真漢奸。否則以他給明廷帶來的屈辱,怎會允許他們母子相見?若是自己將母親護在身邊,那無疑會惹得多爾袞更大的疑心。若是將母親送到北京……洪承疇瞬間出了一身冷汗。

這不是將自己母親推入火坑麼!

而現在這麼多人知道自己母親來了保定,就是想送回老家也來不及了。

洪承疇只覺得胸腔中一團烈火,燒得自己口乾舌燥,良久方才問道:“老太爺和三老爺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侍女不敢直說了。

洪承疇的父親洪啟熙有秀才功名在身,娶妻傅氏,育有三子:長子承疇,次子承畹早夭,三子承畯。得知長子變節投清,洪啟熙羞憤難堪,一病不起。

其弟洪承畯無意科舉,醉心翰墨,已然是一代書家。在得知兄長非但變節,如今還當了建奴的高官,領兵與朝廷相抗,他便在鄉里建了一座“雙忠廟”,供奉的是安史之亂中兩位忠肝義膽的英豪:許遠、張巡。

許遠的造型是手捏劍指,怒目圓瞪。這座雙忠廟裡的許遠,兩隻手指正好指向洪家大門。

洪承畯還打造了一艘船,泛水而居,正是因為身為洪承疇胞弟,俯仰愧於天地,不敢戴天履地。

相比之下,傅氏肯千里迢迢跑來打他一頓,已經是母愛無疆了。

洪承疇又詢問了幾個老家過來的家人,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悲哀難耐。他降清難道是真心看好黃臺吉乃命世之主?唔,雖然的確是這麼說的……但當時的實際情況卻是自己已經回不了大明,要當忠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待這陣悲傷過後,洪承疇又想起了眼下的局勢。北京屢屢發生爆炸,顯然有一股暗流在京師湧動。刑部、內務府都無法破案,與其說是他們無能,不如說是匪徒在民間如魚得水。剃髮令一下,百姓哀痛,心懷故朝,肯定是更難在關內立足。

再看多爾袞此人,骨子裡的自負傲慢。當初西攻南守之策是他定下的,就算如今發現做錯了,也肯定不願改弦易張。若是不能集聚二十萬以上的兵力,要想打通運河只是痴心妄想。

漢軍的火銃、火炮不如明軍,火藥也跟不上。明軍火銃可以在五十步內破甲,自家的火銃能打到五十步就已經很不錯了。明軍用小火炮,一門不過三五百斤,十個人就足夠照顧。自家的紅衣將軍炮,動輒上千斤,難以搬運不說,開上一炮,對面已經打來十餘發炮彈。

至於滿洲大兵更難指望。他們雖然弓馬嫻熟,勇悍無雙,但在烏龜殼一樣的方陣面前卻也不得不繞道。一旦繞道,明軍的火銃就是一頓勁射,就算是穿著三重甲的巴牙喇也扛不住。而且巴牙喇不光是身強體壯之輩,更重要的是他們身為老兵,戰場經驗豐富。在年輕一代沒有成長起來之前,巴牙喇死一個就少一個,絕不是衝陣消耗的炮灰。

洪承疇想到炮灰,心中更是無奈。現在拉來的壯丁,一個比一個油滑刁鑽。哪怕後面有督戰隊,他們也該在陣前打滾。明軍那邊哨聲一響,這些壯丁便已經都撲倒在地,寧可被斬首也不肯往前。

若是滿洲大兵再少一些,這些壯丁甚至敢臨陣倒戈,索海就差點被這些人坑了。

洪承疇突然覺得老天爺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他當大明督師的時候,明軍就是這樣的烏合之眾。他投向了對面,結果清軍也成了這樣的烏合之眾。這是天意麼?

歷史不允許人們開玩笑,卻總是自顧自地講著冷笑話。如果說明末歷史劇本有一位作者,那麼這位編劇肯定是滿洲人。而朱慈烺的出現,不妨認為是換了一個劇組,以及一個非滿洲編劇。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