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七百四十三章 進擊的特戰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三章 進擊的特戰隊 (2 / 3)

一隊露出青色頭皮、結著小辮的滿洲兵鬆垮垮地騎在馬上,從地平線上走了出來。他們很快找到了一個被人荒棄的村莊,立旗休息,派出探哨。彼此之間都是滿洲話招呼,就如往素殺人如麻的滿洲兵沒有半點區別。

這隊人馬的統領身材高大,騎著馬在村莊裡繞了幾圈,又找了幾處殘垣斷瓦,安排人在裡面當了暗哨。等一應安置妥當,他方才回到隊伍之中,與幾個兵士用滿語說笑幾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等到夜幕降臨,靜謐的大地傳來一陣馬蹄聲響。另外一隊明火執仗的滿洲兵也來到此地。發現了自己人之後,這隊滿洲兵輕鬆愉快地卸下了包袱,像是他鄉遇故知一般,享受著先來者熱情的酒肉。

然而他們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蒙汗藥。它並不能像小說中描繪的那樣讓人迅速昏迷,但是可以改善服用者的睡眠質量。在軍中也被大量使用,用以減輕傷病員的痛苦,使他們不至於半夜痛醒。

就在這些滿洲兵進入甜美的夢鄉之後,熱情的主人紛紛抽出清軍制式順刀,輕手輕腳地摸進營帳,輕車熟路地割斷了這些滿洲兵的脖子。

“動作快些還能再睡一覺。”一個滿兵低聲說道,卻是帶著濃濃遼東口音的漢話。

門口站著的軍官飛快地朝他瞪了一眼。輕輕用腳踢了他的屁股,沉聲道:“不會說話就少說!”他說得卻是標準的滿語,隱約中還帶著蒙古方面的口音,就算是真滿洲人聽了,也未必能分辨不出。

屍體有條不紊地送到了村後剛挖出來的壕溝裡。一一清點之後,便澆上火油付之一炬。屍體上的衣甲、兵器,也被單獨剝離開來,掩埋、焚燬。三十人的隊伍分工明確,紀律嚴明,整個過程中竟然沒人大聲喧譁。

這就是特戰隊。

經過大半年的甄選、訓練,特戰隊終於如同一柄寶劍出鞘,寒光四射。

他們以三十人為一個單位,時而冒充綠營,時而冒充蒙古遊騎,時而冒稱滿洲大兵。尤其是在冒充滿洲兵方面。因為有京中的秘密戰線支援,可以說是除了人之外所有東西都是真的。

如果不是吳涇意外被俘,說不定還能在兵部給他們安排一個編制,那時候就是真正的滿清八旗兵了。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齊國遠領隊以來,出入北直,在野外襲殺調動的清兵,整整一個月間幹掉了六支這樣的隊伍。一般來說。人數低於兩百人的隊伍,都是他的獵物。

因為兩百人是一道坎,超過兩百人的隊伍往往由戰場經驗豐富的牛錄章京領隊,絕不會放心初次相見的陌生隊伍為他們站崗放哨。

雖然沒有獲得高價值的情報,但這種襲殺戰很容易讓敵軍高層發生恐慌,最後一級級蔓延下去。誰都想知道,那些一夜之間消失不見的隊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明軍的夜襲?是亂軍的埋伏?但是無論怎麼找都找不到打鬥的痕跡,甚至連屍體、衣甲都找到不到。

“哥,咱啥時候能去燒蠻子的糧庫啊?”一個十七八歲的小戰士湊到了齊國遠身邊,用一口滿語問道。因為滿語裡面沒有“建奴”這個詞。他便用了滿洲人對漢人的蔑稱――“蠻子”。

齊國遠斜視看了他一眼,道:“到時候就知道了。”

年輕的戰士頗有不甘,道:“哥,當初你們三個人就敢去幹。如今咱們有三個十個人……”他一時忘了“三十”如何表述,舌頭一轉倒是沒有犯錯。

特戰隊的滿語都是建奴俘虜和遼東渡海的漢民教的。口音各異,正好適合他們扮演不同的旗佐。

齊國遠將這顆光溜溜地腦袋推開,沒有理他。正是當日在山西接連放的兩把火,促成了齊國遠一舉成為上校,也讓特戰隊這頭猛獸出現在了北直地界。

雖然出於保密,齊國遠三人的戰功沒有大肆宣揚,不過特戰隊內部卻給這位營官封了個“國之利刃”的諢號。

別人看不清,齊國遠卻是看得十分透徹。山西的局勢和北直完全不同。山西有滿洲兵,有蒙古兵,還有剛剛編成的大同綠營兵,正適合渾水摸魚瞞天過海。然而北直這邊軍制簡單,不是滿大旗就是漢八旗,佈防明確,儘管齊國遠知道清軍囤積糧食、兵械、乃至火藥的確切地點,要想混進去卻沒那麼簡單。

再等等吧。

齊國遠把玩著從滿清軍官身上收繳來的銅印,收斂氣息,彷彿整個人都融進了黑夜之中。

……

齊國遠並不知道,這隊看似普通調防的正白旗甲兵,其實是多爾袞派去“護送”洪承疇母親前往北京的護衛。正是因為洪承疇動輒以母親舟車勞頓、不堪遠行為藉口,才刺激得多爾袞親自派人來“接”。

這麼一支人馬憑空消失之後,多爾袞首先懷疑的就是洪承疇為了不讓母親入京為人質,神不知鬼不覺地讓這些清兵葬身某處。

多爾袞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人。此人能力強,夠忠心,與軍中大佬沒有半點關係,尤其是跟洪承疇毫無瓜葛。而他偏偏又在兵部任職,只要找個由頭將他發往前線,暗中調查,正是再好不過的人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