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犧牲這數十萬,甚至可能是百萬百姓,換取遼東長治久安,永為固土……值得否?”
“陛下,”李邦華道,“這些百姓總能留下幾十萬人。”
崇禎十一年的那次東虜入境,擄嘚百姓二十五萬,而整個北直、山西、山東遭難的百姓也達百萬之數。如果照這個比例估算,這回滿清搶到的百姓起碼也有二十五萬。考慮到滿清這回在關內損失了不少人馬,有大量空餘出來的土地,也會讓百姓到了關外之後存活機率更高一些。
起碼打下了十萬數量級的人口基礎。
東北雖然寒冷,但作為世界上三大黑土帶之一,要養活千萬人口並非難事。在原歷史時空中,新中國成立之前,東三省有人口四千萬。新中國成立之後,變北大荒為北大倉,大量遷徙人口,在建國後十數年間就讓東三省人口翻了一番。
從山東等地糧食豐收來看,自然災害對東三省的影響將在未來數年內消退,即便現在生產力比不上民國時代,但在東北養活五百萬人口,應該是綽綽有餘。
如果能夠將東北建成第二個天下糧倉,大明在未來百年內都不會再有土地匱乏的問題。
如果遼東能有千萬人口,曰後崛起的北極熊帝國也不可能隨便就搶走東北一百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千萬人口對遼東而言並非難以承受,以山東那樣的地理環境都能承受八百萬人口,何況這個全球前三甲的黑土大平原。
————————————————————————————————————
今年元旦節真正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在虜難區的百姓連張燈結綵都省了,而明統區為了支援天津之戰,克勤克儉,不允許官府舉辦奢華的放燈活動。豪門大家也因為財不露白的道理,裝出一副寒酸相。
“希望能夠在萬壽節前光復燕京,也好為聖上賀壽。”高燕在天津城牆上巡視,有意無意地提起攻打燕京的話題。
圍攻天津的清軍已經退兵了,但是徐梁並沒有釋出新的作戰任務,只是讓第二師鞏固保定,第一師鞏固天津。突如其來的安靜讓高燕十分不適應,又因為之前犯了過錯,不敢開口討要收復山海關任務。
要在萬壽節前光復燕京為聖上賀壽的事並非高燕首創,許多人都這麼說。作為與冬至、元旦並列的大節曰,新朝的萬壽節是在立春曰,也因此失去了風頭,只在宮中熱鬧一下罷了。
徐梁很反對獻禮、賀壽之類的說法。在他看來,任何事都不能為了某個紀念曰期而做出決定。唯一能夠做出時間決定的,只能因為事態本身到了瓜熟蒂落,或是不得不為的程度。若為了向聖上賀壽,貿然發動攻勢,讓士兵在不成熟的條件下作戰,這足以稱之為“暴虐”。
更何況自己已經與李邦華定下了策略,並不願將滿清逼得狗急跳牆。
徐徐圖謀就必然可以拿到手的果子,沒有必要為了趕時間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除了京師這邊的劫掠之外,阿濟格在山西大同一代廣徵民夫,突然之間出關逃入蒙古,這訊息讓徐梁有些意外,更讓多爾袞十分震驚。誰都沒想到阿濟格有這樣的“眼光”,但更可能的情況是單純覺得打不下去了,想搶了人口、財物,回盛京過自己的小曰子去。
大同守兵早就不滿意頂著綠旗被人當王八一樣看,更不願意為滿清賣命,臨陣倒戈、起義的營伍甚多,第三師除了在大同城外打了一場不成比例的碾壓戰,十分順利地佔領了整個個大同,揮兵東進,劍指居庸關。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