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高三丈,城基也寬三丈,頂上寬二丈六,城垛高六尺。四角有炮臺。”李守臣親自迎了出來,與高燕相互見禮,同時向蕭將軍介紹了一番寧遠城的城防情況。
“外面看看都還好,只有些地方的包磚給虜人拆了去蓋房。”李守臣道:“不過城內比較慘些,除了鐘鼓樓還在,就城西有些零星逃過火災的民居,現在收拾出來給難民住了。”
“這個無妨,我們帶了營帳。”高燕看著城牆,眉頭緊湊:“這炮樓還是不行,城門又是外凸,不便守禦。得建空心敵臺才行。”
“只要你有糧食,勞工都是現成的。”李守臣贊同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見識過了內凹型城牆的好處,再看這種正正方方的城池,就有些不滿足了。當年戚繼光在薊鎮防蒙韃的時候,發明了空心敵臺,就是在城牆上搭建一個延伸出去的臺閣,造成內凹防禦的效果。這也成了救急之舉,無論是袁崇煥守寧遠還是陳永福守開封,都用過這個辦法。
“糧食多的是,就是還沒來得及運。”高燕道:“等會看看這些難民能不能走,若是可以直接送到海邊去就食。”
“也是個好辦法。”李守臣眯眼看了看太陽,道:“蕭將軍先巡視一下寧遠城吧,附近的地形地圖我也都留在這裡一份,然後我部就先走了。”
“有勞李大校了。”高燕微微欠了欠身,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難民若是有走散被韃子抓住的,洩露了貴部的情報,該如何是好?”
“他們能洩露什麼情報?”李守臣笑道:“無非就是說我們扮成韃子罷了。我還擔心韃子那邊不知道呢!”
高燕心中一轉,登時明白過來:韃子不知道明軍是扮作韃子,固然可以瞞天過海;韃子若是知道有一支明軍扮作了自己人的模樣,那豈不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正好讓李守臣渾水摸魚,甚至賊喊捉賊。
“好膽魄。”高燕也由衷讚道:“能得識左營官,實在是蕭某幸事!”
“將軍謬讚了。”李守臣謙虛一聲,腳下卻沒有放緩。
今日那一百韃子沒有出現,顯然是與那五百大隊合在一處,是以耽擱了。如此一來,等那支虜兵到了,難免要小打一陣。
“韃子雖然看似在關外沒有大軍,但他們原本就是兵民一體,一旦有事,各屯徵召,還是能拉起一支萬人以上的隊伍。”李守臣提醒道。
高燕也做過關外的功課,不以為然道:“他們只是以個人武勇為憑藉,碰上如我等精密操練出來的大軍,根本不堪一擊。而且當年袁崇煥以兩萬兵、三十門炮,守此孤城都沒讓老奴六萬人馬打下來。我新一師這回頭批運來的火炮就有六十門,還有近萬條火銃。要想破城,除非韃子傾國而來。”
李守臣笑了笑沒說話。他知道高燕的新一師奔襲天津,以一個師的兵力頂住了韃子十數萬大軍的強攻。雖然沒有親眼見到當日戰況,但是聽說新一師幾乎換了一半,可見此役的激烈程度。
如今韃子兵分兩路出關,其主力走的是喜峰口,用以威懾蒙古。僅僅靠兩白旗,最多也就是發動三五萬大軍,就這還需要大量烏合之眾湊數呢。新軍軍的所向披靡已經證明,戰爭中烏合之眾造成的危害,遠高於其戰鬥力產生的效果。
“主子,前頭就是寧遠城了。”
吐著白霧的餘丁快步回到主子身邊,低頭哈腰報告“喜訊”。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