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寧遠之戰三)
廖耀兵之前就知道,所謂的軍用熱氣球,就是可以居高臨下的偵查敵情,這點軍事常識他還是有的,不然他也做不到營長。
但他多少感覺師座有點敷衍他,要知道寧遠城相當於新一師在遼東扎的根,根若是扎不牢靠,你前線怎麼打仗?
拿頭去撞嗎?
咱們新一師的頭鐵,也不該這麼霍霍啊!
誰料熱氣球的功能不僅僅侷限於此,而且秦監的的飛行證也不是白白瞎來的,人家是真的有本事。
熱氣球的軍事價值被開發到了極致。
他非但畫出了韃子退出來的攻城器械,更是找了一條從寧遠城到八里鋪的路,將沿途各處冒出來的伏路兵標記出來。這些伏路兵在晚上就是暗哨,監視通路,一旦有人夜襲就會舉火報信。然而白天時候,他們的警惕心實在不強,哪裡會知道頭頂上有人看著他們呢?
只要探馬局順著這條路摸過去,伏路兵來不及報信,夜襲清軍營寨的事就已經成了大半。
此時此刻的八里鋪還在準備第二天的強攻,一應衝車、盾車都裝配妥當,停在寨中靠前的地方,也不用再收起來,以免拖累了進攻時間。索海和圖賴更加好奇寧遠城上出現的奇怪“圓球”,以為明軍是在搞什麼邪法,為此還找遍十里八鄉,尋來了些黑狗血。
他們經常讀三國演義,裡面就有黃巾軍使用妖法,用黑狗血破掉的劇情,他們對此倒是非常熟悉。
他們怎麼都想不到這上面還能吊個人,而那個人正專心致志地盯著他們。
李敢從遼東到北直隸,再到山東、北直,乃至於如今成了新一師第三團第二營探馬局排長,人稱探頭。
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老探馬,他從小聽到大的故事是:爺爺曾經帶著三個手下,四人六馬偷襲了一處上百人的韃子營地,搶了五六十匹上好的良馬……
當然,故事的結局是良馬被軍中高層無恥的收走了,功勞被上司瓜分了,而他老人家只能繼續給圍爐夜話的子孫講述當年的故事。
哎,老子當年也曾光榮過。
雖然軍功不在,但是當時酒肉可是管夠的。
沒有真本事,老子能現在坐在這裡跟你們講故事嗎?
李敢的爺爺輩的大明探馬,那是真的很強的。不然怎麼會打的蒙古抬不起頭來?
要知道,大明的九邊,一直不弱於蒙古,不然蒙古早就進關了。
從李敢十六歲殺了第一個寇邊的韃子之後,他爹給他換上了磨得光亮的馬鞍,那是故事中至今尚存的唯一證明。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不相信爺爺的故事,直到今夜,他突然發現,或許爺爺的故事可能是真的。
今夜,全排的探馬都匯聚到了一處,銜枚裹蹄,靜靜地朝清軍大營摸去。
身手最好的小夥子潛伏在寒氣未盡的林木之中,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伏路兵,然後繼續前行。
整整四里路,清軍設了三處伏路兵,還有兩處遊動的明哨,都被輕而易舉地從這個世界上抹去。李敢已經過了自己動手的年齡,看著手下的小夥子如此利落,他心中更是比自己得手還高興些。
尤其是這些小夥子中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走在前面的探馬越過溝壕,挪開拒馬,摸到清軍營寨之外。在這種天光之下,很難看清裡面是否停放著攻城器械。也很難判斷是否有人挨著這些衝車、盾車睡覺。
“探頭,怎麼辦?”回報的探馬退回來找到了李敢。
“寨牆多高?”
“一丈多,有箭樓。”探馬道:“就跟圖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