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錢收得不?”
“制錢……那就得看看了。”村婦一聽老家人要給制錢,頓時簡慢起來:“若是十八年後的山東制錢,倒也收得。這一餐飯食尊客給個兩百錢也就是了。”
“恁貴!”
“若是給銀子只要四分。”村婦連忙道:“您也看著後面做的,整隻的大肥母雞、又是半隻鴨子,青菜、筍子都不去算他,上好的白米飯都用了大半斤呢!光這醪糟是賤貨麼?尊客啊,這真不貴了。”
老家人算算賬要是早年間這餐飯下來怕是要七八分銀子去了,的確不算貴。
“尊客啊,我們這是有執照的,東西乾淨,價格公道,哎哎,您看,這不縣裡又來人查了麼?”
村婦說著手中一指,果然見到個年輕人頂著日頭過來,騎驢而來。那年輕人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須都未長硬,只能算是一圈軟毛。“劉官人!今日卻來得早!”
村婦暫時放了收錢的事,揚笑著迎了上去。那姓劉的官人到了棚子前,見到裡面有客人,又見劉理順氣質非凡,也不靠近,只是遠遠略施半禮。劉理順看似老僧入定一般,卻拱手還禮,顯然也是從眼縫裡看到了。
“巧兒姐,昨日生意如何?”那劉官人邊問著,邊掏出硬皮本子和炭筆,做出記錄的模樣。那巧兒姐回到棚子裡,翻出一本天書似的賬簿,一一報說昨日的生意。
這兩人一個說一個記,倒讓劉理順大為吃驚。從這婦人說的“執照”開始,劉理順就知道這家棚子要比其他人家貴許多。
大明那麼多執照,哪一個不要錢?現在見有縣裡小吏前來登記買賣,顯然是要按錢抽分的意思。
怪就怪在這店主卻沒有絲毫排斥,既不哭窮叫苦,也毫不遮掩,反倒是生怕小吏記得少了一般。
不一時,那吳姓小吏就記完了昨日的生意,又往棚子後面去翻看鍋碗瓢盆是否洗得乾淨;肉、菜是否分開陳放;周圍有無牛馬貓狗……等一切都看完了,便要上驢趕路。
巧兒姐拉住道:“今日怎麼也得喝口水再走!”
小吏一臉苦笑,輕拍腰間椰瓢:“姐姐,一口水與你我是小事,與官家是大事。今日一口水,明日一口酒,後日就是一口肉……你供不起,我也吃不起,還是罷了吧。”
“偏你守規矩,”巧兒姐笑著又跑回棚子後面。提了個布袋就往驢頭上套,“這驢不是你家的,我餵它兩口豆子不是罪過吧。”
“這是公家的,你既餵了它,也算是樂捐吧。”吳小吏止不住驢這吃貨,只好苦笑道:“可惜我沒憑證給你。免不了稅的。”
巧兒姐咯咯笑道:“不要你免。”劉理順越發聽不懂了,輕咳一聲,示意老家人過來。
老家人也在一旁聽著有些怪異,得了主家吩咐,順勢上前道:“叨擾,叨擾。這裡記錄買賣,可是為了收稅麼?”
那吳小吏登時換上了一臉肅容,正色道:“老丈,這裡記錄買賣卻不是收稅的。而是記錄往來客流多寡。為日後修路做些預備。”
“若是走的人多,這路就又寬又硬,若是走得人少,路也就窄些。”
巧兒姐一旁解釋道:“不過官府也說了,若是一年能做到五十兩銀子開外,就由官府出錢給我搭個屋子。”
老家人哦了一聲,道:“倒也不多。”
“嚇!不多?”巧兒姐忍不住叫道:“五十兩啊!要是您這樣的豪客三天兩頭來一回,倒是不多。我這小棚子雖然每天能開張。但多是一兩文錢的茶水生意,要做五十兩得多少客人?”
老家人心中一算。果然如此,是自己失言了。他也不爭,呵呵笑著昏了過去,又拱手道:“承教,承教。”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