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零三章 一筆經濟賬(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零三章 一筆經濟賬(一) (4 / 4)

“一條鞭法以實物折成現銀納稅。看似方便了國家統計徵收,也豐富了國庫,但農民手中的確沒有銀子啊!”徐梁嘆道:“故而有御史說山西豐年都要賣妻兒才能納上稅,這未必是空穴來風。蓋因朝廷只收白銀,農民得將收成賣了才有現銀。可是沒到收穫之際,谷價必然被商人壓低。故而收穫甚至不足以償還耕種時借的青苗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慈烺聽得大汗淋漓,臉上騰起兩團紅暈:“宋時王安石用青苗法,我朝可行乎?”

徐梁搖了搖頭:“王安石用的青苗法,本出於晚唐藩鎮斂財之術,事實也證明想法雖好,卻不易執行。聚斂之官以此放出高利貸,反倒害苦了百姓。”

“以陛下的新朝也做不好?”朱慈烺忍不住問道。

“知易行難,非十數年難盡其功。”徐梁道:“咱們別跑偏。重點還是說說銀子的事。”

“對對,剛才說到百姓手裡沒有銀子。快想想,如何讓百姓有銀子用,朝廷又能徵得上稅!”

——你當我什麼都懂麼?我也是要私下準備很久才能在您面前侃侃而談裝得無所不知啊!

“你呀,”徐梁笑道,“咱們要說的是,張家口到底有多少銀子。”

朱慈烺沒有得到自己要的答案,但對這個問題也的確很有興趣。

“現在抄到的現銀只是第一批。將近三千萬兩銀子。因為官兵不是土匪,更不是東虜。不可能有屠殺抄家,或是鬥米買命之類的暴虐之行,所以馮先奇也需要時日慢慢辦事。”徐梁道:“根據目前推測,整個張家口,四千多萬萬兩銀子是應該有的。”

徐梁只想到晉商如今沒有取得皇商地位,也就沒有原歷史時空中獨霸長蘆、河東兩個大鹽場。也沒有壟斷烏蘇裡、綏芬等地的山參市場,所以家產或許不如原歷史時空中那麼豐厚。

然而徐梁卻忽略了一點,在乾隆過河拆橋抄沒張家口之後,晉商仍舊手握巨資,以至於在晚清時控制了一億兩以上的白銀流轉。而且範氏在康熙平準噶爾部叛亂時。負責轉運糧草,價格只是清廷官方轉運的三分之一,為國庫省下了數億白銀,但自己蒙受了極大損失。

從這上面也能看到範氏的底氣,竟然能以一家之力負擔起滅國之戰的後勤轉運任務。

五月二十五日,徐梁拿到了馮先奇送來的最終收穫報表,整個張家口被拆成了一組組冰冷的資料,卻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此番光復張家口之戰,擒拿通虜之家二十七戶,首惡皆以正法,餘從家眷皆分發教坊司、苦役營。收繳贓款……”徐梁讀到此處,故意停了停。

朱慈烺的雙眼迸發出灼熱的目光,彷彿要將兒子融化一般。

“贓款現銀五千餘萬萬兩!”

朱慈烺登時頭暈目眩,幸福得幾乎就要昏闕過去。

——祖宗立國以來,誰見過這麼大筆銀子!

——慢著,一群商人就能有這麼多銀子,這大明到底是誰的天下?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