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零九章 琉球使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零九章 琉球使者 (2 / 3)

使者一愣,立刻發毒誓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但有一句虛言,外臣願意任憑天打雷劈。”

禮官在一旁聽得臉色發白,乾咳了一聲,示意使者在皇帝面前這般說話,非常失禮。

徐梁沒有在意,繼續說道:“朕要的是證據,比如往來國書文移之類。他要佔據國土,總歸給你們一個說法吧?朕要的就是這個東西。”

“日本國確實發過類似的文書,但小國貴為大明藩屬國,根本沒有理睬,他便派兵前來攻打。”使者恨恨道:“我國但修文化,不知武備,僅國主有些許護衛,雖然奮勇抵抗,但終究不敵日本國的野蠻之師。”

徐梁明白,這是大明藩屬國的通病,跟大明差不多,那就是重文輕武。

日本的國土決定了他們的戰爭潛力非常薄弱,但是因為戰爭潛力薄弱,又決定了他們的戰略思維薄弱。

除了速戰速決別無選擇。

這對於泱泱大國的大明來說,簡直是不堪一擊。但是日本國卻總是喜歡搞一些么蛾子。

這讓人感覺非常煩人。

“將這些文書派到大明來,否則朕也不好意思隨意下旨。”徐梁道。

大明受儒學影響深厚,對於義戰有明確的規定,強調師出有名,隨著時光的積累。非但儒生,就連平頭百姓也認為只有名正才能言順,如果只是強調琉球戰略位置重要,能夠獲得巨量的經貿利益……別說朝官不支援,就是百姓也不會認可,甚至連可能獲利的商人都會顧忌名聲而不敢貿然而動。

大明終究是一個文明世界,與東虜不同。

“遵命!”使者聽了徐梁的話,大為振奮。

這可是他第一次從明朝官方口中得到要干涉日本國侵佔琉球的意思。只是按照大明以往的慣例。

往往都是派下一紙詔書,讓雙方罷兵。這種詔書時而有用。比如琉球三山時代的終結就是因為太祖高皇帝的一紙詔書。但是對於如狼似虎,敢跟明軍廝殺的日本人而言,詔書恐怕不夠。

“等文書齊備了,我便降下詔書,責令日本國歸還爾國土地人民。”徐梁道。

使者心中一顫,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他連忙道:“殿下!日本國窮兇極惡,不服教化。當年還曾與大明兵戎相見,焉會因一紙詔書就退兵呢?還請聖天子派出天兵,懲戒兇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放肆!”禮官終於忍不住道:“你這是目無皇天。輕視聖諭,非人臣道理!”

使者嚇得連忙跪倒在地,口稱知罪。

徐梁讓他起來,繼續緩步走著,隨口道:“當年韓愈寫《鱷魚文》有用麼?”

那禮官一愣,已經明白了皇太子的意思,沒敢繼續發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