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1013章 西域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13章 西域之爭 (1 / 3)

到了徐梁和太子這邊,年紀閱歷的差異如同山海,要想坦誠布公地交流也實在有些困難。

徐梁已經發現太子的性格缺陷許多都是自己介入教育過多而產生的,對此就更加不敢輕易矯正。

皇后也發現了徐梁對兩個兒子的不同態度,只是並不相信皇帝會廢太子。

從她的角度來看,反而應該擔心皇帝為了保證皇太子的江山穩固,將幾個小兒子打發得遠遠的呢。

“自秦皇以來,像皇爺那般寵愛太子的皇帝恐怕還真的沒有。”皇后對前來覲見的幾位宗室皇親說道,一則是事情如此,一則也是穩定人心。

因為最近京師有了不好的傳聞,說是皇帝很不滿皇太子將宮中機密洩露出去。

就是那份皇家資產明晰賬冊。

皇家的資產其實並不是機密。

按照大明的公司法,營業額超過一定數目的企業都必須要向公眾披露財政狀況,就如後世的上市公司一樣。現在雖然還沒有證交所和股票市場,但傳統上的商號已經發行了上百年的商業票據,在徐梁看來可以算是股票的雛形,當然也有必要建立公示制度。

更何況這種制度在收稅查賬上有天然優勢,非但方便官府查,也方便同行競爭對手舉報!

當這些企業在公佈財報的時候,皇家作為其股東,理所當然也會出現在上面。只要付出一點勞動,就能很輕鬆掌握皇家資產的基本資料。關鍵就在於這份資料是在宮中總結的,是程貴妃的身份總結給皇太子的,而非以舍人科印君的身份總結出來的朝廷公開檔案。

這種情況之下。皇太子拿給黃宗羲,而黃宗羲竟然“不小心”讓朋友看到了,這似乎就有些讓人不悅了。

尤其是皇帝的鐵桿忠臣,十分不高興。

皇太子本身與這些忠臣就不怎麼往來。尤其是錦衣衛和東廠,其身份原本就很敏感,而皇太子還未意識到情報機構對權力的重要性。皇太子更喜歡跟不受重用的翰林們往來。總覺得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知識,學到品味,學到人生道理。

這種傾向如何能夠讓那些以技藝入仕的皇帝鐵桿安心?

難道眼看著百年之後,大明再走回國變前的老路麼?

非但技術官僚不樂見,新學出身的官員們不樂見,就是方書琦為代表的朝堂主政派也不樂見。

為何?

因為主政派很清楚現在皇帝推行的制度,實在太方便他們發展家族勢力了。

照國變之前的科舉難度,要出一個進士得祖墳埋得好。然而現在呢?只需要兒子稍微爭氣一些,將新學讀完。總會有個體面的位置等著他。

如果未來的皇帝跟翰林們走得近了,再次回到那種“非進士不授顯官,非翰林不入內閣”的遊戲規則,誰最吃虧?還不是沒有科舉功名護身的保皇黨麼!

“皇太子需要從能臣幹吏處學習治國理政之道,不該整日與清談之人混雜一起。”

這種呼聲甚至上了報紙,成為一股批判皇太子的風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