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作用力就會有反作用力,皇太子身邊的翰林們也不是吃素的。自然會反抗起來。他們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在打筆仗方面有天然優勢。而且保皇黨也不敢公開說這是為了自家利益。
一時間,京師開始熱鬧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隊,加入這兩派紛爭之中。
如果是在國變之前,此刻肯定奏章滿天飛,吵得不可開交。下一步便是在京察時候攻擊異己,流放失敗的一黨。
現在還好,紛爭只侷限於報紙,朝中還比較剋制。
翰林黨很清楚,真要鬧到朝堂上。皇帝龍顏大怒,百官針對他們這些清流,他們可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反而是許多藩王都希望鬧到皇帝面前,這樣或許能夠為日益把緊的宗室法尋求一個突破口。
“以往各藩都在封地,不能走動,如今同在京師,天家人也該互相走動才是。”晉王妃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的藩王說道:“皇太子跟堂兄弟們多多交往,才是祖宗廣建藩屏的道理。”
皇后卻並不反對兒子與翰林們往來。她更喜歡翰林院的清流,比那些終日言利的官僚更讓人覺得舒服。
“諸藩子弟也未必有空。”皇后冷冷道:“對了,如今諸位家裡子弟該服兵役的都服了吧?”
無論你們說破天,《宗室法》都不能廢!
皇后心中暗道。
諸位王妃頓時沉寂下來,打著哈哈準備撤退。
《宗室法》規定得再嚴苛,終究日子還是那樣過。而且無非就是限制土地和特權,跟著皇家寶和店投資,工商之利遠勝於土地獲利,並沒有什麼不好。關鍵就是《宗室法》裡對宗族子弟要求太高。
如果不能好好讀書,就得去參軍當兵了。
晉王妃笑道:“您侄兒都已經服役回來了,整個人都精壯不少。”
晉王妃的次子朱心坎最終還是熬過了五年的軍旅生涯,以下士身份退役,安然回到家中——惟獨左臂到了陰雨天會隱隱作痛,乃是當初為了逃避兵役自殘落下的病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后知道這是皇家的典範,道:“如此甚好,他那個郡王的爵位算是鐵打的了,聖上也不會忘記他為家國出了力。”
聽到這裡,諸位王妃已經心裡跟明鏡似的,再略坐片刻就等著回家了。
皇后送走了這些親戚,自己略坐了一會,突然發問道:“東廠和錦衣衛那邊有什麼訊息?”
當即有侍女上前道:“回娘娘,皇爺今日午間將錦衣衛都指揮使和提督東廠太監傳進書房,過了一刻鐘才放出來。那兩人灰頭土臉,想來是受到了訓斥。”
宮中檔案流露出來,錦衣衛和東廠肯定是要管的。東廠是針對國內情報安全,這事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內。錦衣衛是上直親軍,只要涉及天家的事都得管。
只是這次他們瞎積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