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局面,就是那些想繼續過好日子的藩王后代,必須透過努力,才可以拿回屬於自己的命運。
這對於朝廷也是正迴圈的。
“若是宗族之中,資質平庸之輩,卻生性賢德,陛下又該如何處置呢?”程賢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徐梁頓時想到了朱慈烺的弟弟定王,這個方面其實之前他也有預案了,當下說道:“若是真的資質平庸,在各行各業難以有氣色,但是性格純良,可以在教育機構、軍隊、飛地為國家服務,滿二十年,可以將三等襲爵,為國服務三十年,可以重新恢復一等,滿五十年,恢復元爵,依然不可襲爵。”
若是親王世子,郡王世子,學習學習不行,搞科研搞科研不行,搞教育搞教育也沒本事,就老老實實的為國盡忠,每年核定一次,只要合格,就可以在履歷上留下一筆,待二十年滿,起碼有個爵位,可以讓他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源,不至於子嗣的培養出現問題。
雖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不公平,但是相對來說,在封建社會,已經算是可以了。
因為徐梁身為君主,不可能過分的虐待宗室,去尋求一味的公平,因為有些時候,徐梁和宗室的利益是一致的,況且這些年徐梁的子嗣也在逐漸變多。
他的後代,也會成為新的皇族。
“若是在軍中立下戰功,可以由宗人府決定是否襲原有爵位,甚至可以加封。”徐梁又說道。
程賢越發的欽佩皇帝陛下,想想陛下能夠從山東闖出來,成就今天的榮耀,真的跟他的高瞻遠矚密不可分。
想想陛下如今實施的各種政策,制度,跟當年的秦始皇、明太祖又有什麼區別?他們都是在訂立制度,尋找讓帝國綿延下去的辦法。
而縱觀史書,程賢不得不承認,如果陛下的期許全都實現,帝國的未來勢必會繁盛無比。
其實程賢猜測的沒錯,徐梁對於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江山,無比的熱愛,甚至於為此他可以限制自己子孫後代的權益。
因為他不想這錦繡河山被一群蠹蟲腐蝕。
而且這種事情一旦想做,就必須趁早,尤其是現在是宗室勢力最弱的時候,而自己一旦駕崩,這天下就真的不是後繼者可以輕易決斷的事情了。
不過這種事情終究是好做不好聽,徐梁也不想這麼簡單背上苛待宗室的惡名,所以他說道:“此事還需要民間好好的討論討論,道理越辯越清晰,到時候再由朕出手也不遲。”
旁邊兒一直安靜傾聽的朱慈烺卻出人意料的說道:“陛下何其糊塗,這種事情如何拖得?就譬如那荊王世子,現在尚且年輕,做什麼都來得及,陛下若是想讓他大有作為,就該提前把規矩樹立起來。陛下若是覺得著辦事情,得罪天下總是,大可以交給我來做,畢竟我現在還是宗正。”
徐梁一向知道朱慈烺有擔當,但是沒想到對於自己家裡人,這小傢伙可以決絕到這種地步,當下繼續說道:“莫急。莫急。皇室的事情都好說,這裡面還有百姓的事情了,光指著宗室,他們能為國家做多大的貢獻?大明百姓億兆,若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拿到爵位,享受國家的俸祿,他們會不會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呢?”
程賢聞言,頗為慎重道:“陛下須考慮秦朝軍功制度的優劣。”
“老先生不必擔心,朕的義務兵役制推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效果並沒有那麼好,所以朕準備給他加加碼。義務兵種服役三年,為自上造,享有優先進入國家政務、軍隊機關的權利,參加科舉可以加一定的分數。當然這只是基礎,他們真正融入社會,也要看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多少,做一個評判。屆時,宗正府要專門成立一個機構,進行公平公正的評選,比如為社會改進醫藥水平、提高糧食產量、科技提升都可以評選爵位。”
有人的社會就會有階級,要想讓帝國長遠,就要做到兩件事情。
第一,籠絡這個社會真正的精英和財富階級。第二,給普通百姓以適當的福利,以及良好的上升渠道和空間。這裡的上升渠道,並非是為官,為民,為商都可以。前提是要讓這個社會有更多的機會。
這應該算是一種大明夢。
每個人只要努力,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