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皇后參政
徐梁治國,開創了很多先例。
其中很明顯的就是軍制,其次是軍隊的人數。
軍制上,自從唐朝開始,軍隊就喜歡讓軍隊自己養活自己,節省開始。
而徐梁卻是堅持募兵制。
因為徐梁堅信,只有職業軍人,才能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同時,大明也開創了退役的先河。
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職業軍人,雖然戰事頻頻,但是軍方卻如同造血機器一樣,不斷的為朝廷輸送人才。
如今軍方轉業到地方的官員,在大明的行政系統力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高的比例。
再有,便是軍隊的人數了。
徐梁自建國以來,面對的敵人非常多,從李自成、張獻忠,到滿清,到沿海倭寇,都是天大的麻煩。
但是徐梁的部隊直接也只是第一軍團、第二軍團、遼東師、山地師、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第五軍團、騎兵師,這幾支部隊,總戰兵數不到十五萬。
這對於一個擁有一億多百姓的泱泱大國而言,是一個非常低的徵召率。
然而這支軍隊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卻是令人側目。
除了火器、制度、紀律等諸多因素,徐梁在這支部隊身上投入的真金白銀也是歷朝歷代不曾有過的。
因為徐梁堅信一個理念,你在資源的投入上,虧待軍隊,軍隊就會用戰場上的低能來報答你。
大明晚期的戰鬥力之所以那麼差,就是因為大明軍隊從制度上崩壞,國力衰竭,整個軍隊能得到的資源極其有限,戰鬥力如同雪崩一般下降,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軍隊的造血能力的直線下降,讓大明的可戰之兵越打越少,最後形成了底盤多,人多,但是軍隊比誰都少的局面。
這種情況,大明不輸,誰輸?
“去歲,軍費開支一千七百七十八萬兩,合人均軍費一百六十一兩。”
身為帝王,自然不可能凡事親力親為,即便是有內閣和總參幫著分憂,徐梁也總是忙得腳不沾地,加上如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培養皇子,所以徐梁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皇后的執政能力。
男人終究是要老的的,而在自己精力跟不上的時候,皇后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自己處理政務,自己只要把好關就可以了。
皇后讀著新近的整理出來的財報的,雙手發顫。
這等於大明之前國庫一年收入的總和,而現在只是養兵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