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八十九章 使者訪朝鮮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八十九章 使者訪朝鮮國 (1 / 3)

第八百八十九章使者訪朝鮮國

“陛下,朝鮮國方面的飛鴿傳信。”柳如是拿著信箋,走路帶風,將其遞給了徐梁。

孩子越來越大,徐梁越發的將時間用在嫡子的培養上,孩子似乎並不懼怕這個總是板著臉的父親,父子二人的親自遊戲玩的很是歡快。

待看見柳如是入殿,小傢伙拍拍徐梁的腦袋,從脖頸上下來,徐梁變明白啥情況,摸了摸準備自己去玩兒的小傢伙的腦袋,示意他可以去找皇后玩耍,自己則帶著柳如是進了偏殿書房。

在舊時代,飛鴿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情報傳遞工具。

而為了獲取敵方情報,各方曾經訓練海東青,對飛鴿進行打擊截獲。甚至神射手或者火銃手,也可以對飛鴿進行抓捕。

所以飛鴿傳遞資訊的侷限性很大,重要性較高的資訊,一般不敢使用信鴿傳遞。

不過作為一種重要渠道,飛鴿在大明依然保留。

幾乎每個驛站,每個情報所都會一定數量的信鴿,以備不時之需。

今日朝鮮國方向,使用的卻是飛鴿,這讓柳如是很好奇,畢竟在大明帝國情報系統越發完善的今天,使用信鴿的次數越來越少,而這種直接飛到皇宮的更是少的不能再少。

徐梁接過信箋,則明白,這大抵是什麼公開性比較高,但是知道越快越好的情報。

朝鮮國國王李倧於建興四年五月初八薨了。

李倧此人一生命途多舛,在他治下的朝鮮國也一直處於動盪之中,在大明帝國和清國之間,不斷的搖擺和動盪。

而他本身也是透過政變獲取的國君之位,這一點在朝鮮國非常常見,但是對於大明來說,卻非常不喜。

甚至當時袁可立當時對此事表示極度的憤慨,若不是時局敗壞,大明自顧不暇,肯定會起大兵進貢朝鮮,讓他們正本溯源。

然而從國家利益上來說,李倧篡位對大明其實是有利的。

首先李倧的上一任國主是光海軍李輝,此人也是造反份子。

按照道理來講,李輝不具備繼承國主的資格,在他上面李松撲街前,留下了一個嫡子。

然而李輝懂得韜光養晦,名聲極好。

後來,爆發生壬辰倭變,朝鮮國覆滅,神宗皇帝派遣天師援朝,李松將朝廷一分為二,自己帶著大批官員逃到了大明遼東,冊立光海軍軍世子,讓他留在朝鮮抵禦日寇。

表面上非常榮耀,實際上則是拉出來墊背的炮灰。

只是李輝卻堅持下來,並在百姓心中留下很高的威望,為日後繼承王爵奠定了基礎。

在另外一方面,神宗皇帝與朝臣政見不和,導致大明朝爆發了赫赫有名的國本之爭。

當時文官對於長幼非常敏感,數次拒絕了李輝襲爵的請求,這導致李輝深感侮辱,對明朝心懷怨念,與建州女真秘密交好。

而起兵造反的李倧卻堅定站在大明一方,即便丙子胡亂之後,被迫與黃臺吉簽訂合約。成為清廷的藩屬國,他仍然心向大明。

單從朝鮮王位複雜的繼承上看,就會現大明計程車大夫其實不管國家利益如何,意識形態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