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八十九章 使者訪朝鮮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八十九章 使者訪朝鮮國 (2 / 3)

徐梁本身卻是個堅定的實用主義者。

就像是美利堅的雄鷹可以支援兔子跟白樺林的大老哥掰掰手腕。

白樺林的老大哥也能給資源光頭強抗擊白條雞是一個道理。

狗屁的意識形態,利益才是至上法寶。

他對於李倧堅定的站在明朝這一邊兒是非常認同的,對於他迫於壓力,向皇太極委屈求全,也是理解的。

當初崇禎十七年,大明搖搖欲墜,在本國饑荒的情況下,朝鮮國依然送來了價值十萬兩的人參和貂皮。

尤其是李倧臨死前,已經考慮到朝鮮國選拔官員的時候,要加入考核漢語這一項,足見其真誠。

“給李倧一個好聽點的諡號吧。”徐梁道。

為大明的藩王。是有大明諡號的。同時朝鮮的文官也會上廟號和諡號,形同獨立王國。這種政體結構,倒是真的有些封建意味。

柳如是應道:“臣這就報鴻臚寺知道。”

徐梁點了點頭。

傳報鴻臚寺知道之後,鴻臚寺便要將部議提交內閣。

“臣等以為,朝鮮新王冊立之前,當遣使責問昭顯世子暴斃一案,並查訪其被流放的三個兒子。”李邦華代表內閣坐在文華殿上,就朝鮮問題提出建議。

徐梁簡單看了一下票擬,內容與李邦華所言一致,也基本明白了李邦華等閣臣的意思。

世人盛傳昭顯世子是被其父李倧毒殺的。

這個傳說不見於正史,更是朝鮮王室不為外人道的秘辛。當年昭顯世子與弟弟鳳林大君、麟坪大君同在瀋陽做人質,甲申國變時他還隨順治入關,到過北京。後來被放歸朝鮮之後不到兩個月就傳出了暴斃的訊息,所以才有了被毒殺的傳聞。

從朝鮮方面收羅的訊息也足以證明這傳聞的可能性極高。因為在作為人質的時候,昭顯世子一方面仇視東虜,另一方面卻覺得有必要向東虜學習,使朝鮮成為一個獨立於明、清的國家。這在堅定事大忠明的李倧看來已經是大逆不道了,更何況他被放歸朝鮮的時候,隨行清使強迫李倧出城迎接兒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徐梁就算有光復神京天大的功勞,也不敢讓崇禎出城迎他。

這是不容破壞的禮法綱常。

如此種種聯絡起來,李倧殺子似乎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更關鍵的一點,昭顯世子的世子身份是明朝冊立的,暗殺世子豈不是打大明的臉?

而李邦華此時提出責問昭顯世子一案,則是針對四月間魏鷹送來的奏疏。

大家對於魏鷹的戰略眼光第一次表現了肯定,但是對於如何張嘴卻顯得千難萬難。

華夏從立國開始,佔有土地就格外容易,幾乎是碾壓似地將身邊的土地劃歸版圖。

所以在送別人土地的時候並不心疼,但問別人要土地就顯得有些矜持羞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