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延期下)
“陛下,一年就差不多了。”
隨著國家日趨於穩定,在戰火中培育出來的官員,不論是能力還是效率,都碾壓舊一代的官員,而從皇位上退下來的朱慈烺,雖然感覺自己進步很快,但是總體上也感覺和別人有很大的差距。
他覺得他現在就是朝堂舊有勢力的吉祥物。
可是作為吉祥物也是有尊嚴的,也希望做更高階的吉祥物。
所以在等待了許久之後,他終於忍不住面見徐梁,表達出來心中的急切。
只是他看的清清楚楚,徐梁的臉上雖然略有溫情,卻並沒有同意的意思,只能無奈道:“哎,此事還需皇兄做主,再等等便再等等吧,民間不也有俗話說麼,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徐梁並未解釋什麼。
其實南巡在徐梁看來,其整個動作並不是多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南巡背後,可以對經濟起到的促進作用。
想想後世,國家舉辦的那些大型活動,諸如奧運會,世博會,哪個不是提前數年準備?而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促進多少就業,培養多少產業。
只是當今世界,人們對朝廷還沒有那麼強的公信力,也沒有網際網路造勢,很多事情容易被人們遺忘,時間久了,反而會讓百姓不信任朝廷。
再說,朱慈烺也未必有這個耐心。
當然,徐梁身為皇帝,也不可能明說,好弟弟,這一次朕是拿著你,刺激國家經濟,拉動內需。
要知道,對於朱慈烺他不僅僅是皇帝,更是寬厚的兄長。
徐梁也不會擔心時間太緊,地方來不及修路和建設行宮。
因為這是封建王朝,皇帝的命令,可沒有幾個人敢推三阻四。
而且徐梁還有一道殺手鐧。
那就是跳票。
因為事到臨頭,可以找理由拖延麼。
道者提倡君上無為,百姓自然治化。實際上人們總要有個目標才有奔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天下太平,所以人心懈怠,最終導致兵不能戰,民不能養的悲劇。
東虜覆滅之後,張獻忠餘孽盤踞雲南一隅,覆滅只在旦夕,徐梁實在沒辦法再推動龐大臃腫的大明帝國展開新一輪的戰爭。
恰好朱慈烺作為親王想出門走走,總算有了一面振奮人心的大旗。
鞠禮本是一介生員,是徐梁在征戰過程中投靠來的文人,從知縣做起,如今已經做到了兗州知府,後來更是高升到了山東參政,他這種情況,在經歷過戰亂的大明來說,升遷算不得快。
但他這種只在山東一個行省打轉的行為卻並不多見。
這也讓他對山東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比一般的官員,更熟悉的山東的情況。
親王南巡肯定是要路過山東的,從北到南六百里,共有十五個站,還要登泰山,替天子祭祀天地,雖然不是封禪,卻也格外隆重,是這回南幸的重點省份。
於是山東布政使司商議之後,以鞠禮為迎駕總統,專門負責沿途州縣的迎駕問題,所有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得聽鞠禮調動。
這也是官場上的一個訊號,只要鞠禮平安地迎來了親王再平安地送走,下一任山東布政使就是他的了。
畢竟根正苗紅,能力也不差,缺的就是政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