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還給人家,還給人家兒子也行啊。
但是很多百姓又擔心,這皇帝給朱家坐回去,當初徐梁設下的諸多政策,又會人亡政息。
畢竟當初朱家的藩王活躍的時候,這大明的土地不知道被他們弄走了多少。
當然,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民群眾的八卦心裡。
人民群眾本來就是喜歡看熱鬧,唯恐天下不亂的。
“李總憲,看來是有人對我不滿意啊,”徐梁忽然開口問道。
李邦華的心一沉,他知道,該來的,總會來的。
其實文官大體上都是非常狡猾的,他們一般不敢打這種硬仗。除非經過數代人的積累,他們手中的權利,已經膨脹到了一定地步,甚至已經到了他們強勢,皇帝弱勢的地步。
他們才敢公開叫囂,去對皇帝的動作,表達什麼意圖。
可如今,誰都知道,這位皇帝雖然更多時候,喜歡在幕後做事,但是人家是開國皇帝,手中大權在握,軍隊裡的武夫唯他馬首是瞻。而朝中的封疆大吏和內閣大臣們,也有很多是皇帝陛下堅定的簇擁。
而文官集團比起皇帝的勢力來說,則跟一團散沙一樣,這些年他們在官場裡,以守舊著稱,被不知道多少新官員嫌棄。
可他們還是動手了。
事情已經發展成為了一股朝廷暗流,這種事情,李邦華首當其衝洗脫不了嫌疑。
事實上,他一點也不清白。
沒有他都察院李邦華的允許,誰敢這麼明目張膽?
“臣年老力衰,不堪大用,朝堂之事,多有疏漏,臣肯定陛下允許臣乞骸骨。”李邦華正冠而言道。
徐梁看了眼李邦華,頗有些難受道:“看來朕猜的不錯,是不是朕對你們太仁慈了。”
徐梁明白,既然李邦華這麼說,就意味著文臣已經度過了第一階段的串聯,進入了第二階段,進攻了。
徐梁神情疲憊的坐在椅子上,開口說道:“說說吧,朕錯在哪裡,讓你們非得這般撕破臉皮。”
李邦華沒有說話。
徐梁的心似乎很痛,對於這位當初選擇以死報國計程車大夫他可以說是給予十足的重用,可他給自己的回報,真的是徐梁沒有想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李邦華不想開口,徐梁嘆了口氣道:“你退下吧,你們想做什麼,朕不管,但是別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