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告退!”李邦華跪地叩首。
這對於如今的朝堂來說,已經是一件極其稀罕的事情,尤其是李邦華這樣的老臣。
因為朝廷有他的禮儀規範,皇帝陛下並不喜歡臣子這般跪地叩首。
可李邦華堅持如此,卻沒有人敢上前阻攔。
很快,李邦華的辭呈就送到了內閣,內閣之後送到中書舍人,由中書舍人送給陛下硃批。
按照古人七十致仕的傳統,李邦華似乎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齡。
而且他確實年邁,對於如今御史的管理已經不如年輕的官吏。而且此番他確實歸鄉意圖堅定,連下一任的左都御史都推薦上來,顯然是沒有了轉圜的餘地。
徐梁知道事情已經沒有辦法挽留了。
李邦華心裡肯定是難過的,因為他背叛了他的君主。而且徐梁也不忍心,讓他在漩渦中煎熬。
當然還有另外一份因素,那就是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不能歸鄉,最後因為朝爭死在朝堂上,是一件非常不仁義的事情。
所以,還沒出正月,李邦華就得到了皇帝的聖旨。
加封太保,允許致仕。
同時命吉水知縣,要提前做好準備,迎接李邦華,幫朝廷贍養已經年邁的李邦華。
李邦華早就準備好了一切,棺材和行禮。
當他知道聖人給他太保的榮耀的時候,這位老臣默默的擦拭著眼淚。
不過他沒有選擇去皇宮最後面見一次聖人,因為他覺得他不配。
只是讓李邦華如何也沒有想到,徐梁早早的來到了十里長亭。
如今這裡已經不是一座單純的亭子了。
而是一座露天的餐飲市場,為往來的官員提供酒菜和文房四寶。
李邦華走的非常落寞,因為他對於這件事情,隱瞞不發,對於帝黨來說,他這是徹徹底底的背叛,尤其是方書琦和程賢一脈,覺得李邦華就是一條喂不熟的白眼狼,恨不得半路上找人弄死他。
而對於發動此次朝爭的某些人來說,李邦華在關鍵時刻離場,使他們失去了關鍵性的力量,也是一種背叛。
所以他走的格外的落寞。
“先生,沒想到吧。”徐梁一身鎧甲,一如當初率領配軍營時候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