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河南府在大明朝堂上頗有點聲名鵲起的味道。
奎武這個名字不僅僅在朝堂上被各路大人們評議,連報紙都開始大肆報道他。
這位出身軍方的年輕參政,在明眼人看來,勢必會走向更高的位置。
早些年並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在居庸關受傷的配軍營老兵,後來一直養傷,落下了殘疾。
配軍營的老弟兄念舊,使用關係,將他送到了地方。
後來不論是掃盲,還是行政學院,他都藉著機會去學了。
後來在行政學院畢業之後,他一直在朝廷新佔領的區域做維穩工作,此次他之所以可以坐上河南參政的位置,很大的原因是河南府的整體做官環境很差。
戰亂導致大量的土地荒廢,人口大規模的被順天府吸引走,雖然經過幾位新派官員的努力,依然沒有改變整體的大局。
而在未來的規劃之中,河南府的主要工作,是勞動力輸出和綠化環境,協助治理黃河水患。
朝廷不得不派一位手腕強硬的官僚來主政。
這位奎武參政自然不願意做這些簡單的活,什麼運送勞動力、植樹造林,這讓昔日的正規軍大佬,根本就沒有辦法接受。
要知道,河南府可不寒磣,首先水資源就非常充沛。
而且與山西離得也不遠,又是大平原的區域,他覺得他大有可為。
之前被派遣到地方之前,因為殘疾,他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去行政院學習。
他知道,農業是任何州府的根基,朝廷有一項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你當官主政一方,最起碼不能讓百餓肚子,更別指望朝廷一直給你補貼。
能不能一直在朝廷為官,農業是官員的命脈,考核的基礎標準。
而其次,則是工業的發展。工業這東西,其實更多的是說給南方的官員聽得,因為他們的基礎條件好,按照老師的話說,就是南方很多城市,早就誕生了廣泛的生產僱傭關係,這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能夠讓更多的百姓有一口飯吃。
奎武覺得自己雖然是北方的官員,但是卻不能不琢磨,這個工業對於百姓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因為戰爭剛剛安定,百姓對於種地吃飯,已經產生了畏懼情緒。
大家覺得每天上完班,都能領到錢,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恰巧朝廷允許民間使用蒸汽機,奎武聽說過這東西,知道這東西是吃煤大戶,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立刻就組織河南府進行仿製。
從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最初基本版本的蒸汽機使用難度非常低,安全係數比較高,但是使用限制大。
不過對於河南府來說,幫助已經很大了,因為他可以抽取河水和井水,用來灌溉,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產量和減少人力的浪費。
而眼下,得到改造的蒸汽機,其工業化能力迅速展現。尤其是其可以作為鼓風機,取代原始的風箱,提高火窯的溫度。
當蒸汽機度過了其最原始的無人問津的時日,一旦爆發其恐怖的力量,其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在研發蒸汽機時,是朝廷統一調配的,都對蒸汽機的原理和構造,非常瞭解,又有一堆優秀的優秀工匠,親自操刀,自然不會出現什麼嚴重的事故。
但是蒸汽機進入民間,工藝不良、操作不當,各種怪相跌出。
各種爆發傷人的事情不絕於耳。
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也對於蒸汽機的改進也提出了更多的建設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