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人給聖人開疆拓土沒問題,但是腦子卻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
要知道,眼下已經不是傳統的佔地為王的時代了。
你有多少戰船,多少兵士,能搶佔多少要塞,有多少港口可以補給、收稅。這才是制霸知道。
如今確確實實的已經進入了海洋時代,這也是鄭成功萬分佩服皇帝的陛下。
因為他一個土生土長的路上霸權人物,竟然能敏銳的發覺海洋的偉大之處。
而以胡鶴這等土老帽的心思,卻只知道佔據更多的土地,那有什麼意思?
不過聖天子身邊兒負責軍務的大都督府,總參謀部,都是些陸權至上時代的人物,若是自己能夠憑藉戰功進入大都督府就好了,也給這幫老頑固上上課,給陛下緩解下壓力。
胡鶴對於這幫海軍出身的人非常反感,總是覺得這幫人身上充斥著一股跟倭寇一樣的海盜氣息,這幫人滿腦子利益至上,根本不是忠於大明的人。
“有土地不佔,那是西洋之人人口少而領土多的緣故,他們根本佔不了。”胡鶴說道:“咱們大明一樣麼?最新戶部人口統計司統計出來的資料,我大明人口逼近一億五千萬人,這麼多人,眼下這點土地怎麼夠用?莫說漢唐的故土得收復回來,就是新的土地也是多多益善,別說一個小島了,便是一滴水也很重要。”
鄭成功撇著嘴,嘲諷說道:“還從沒見過富裕的地主,羨慕佃戶那一畝三分地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土地是承載百姓安居樂業之物,哪怕是小佃戶,也不如自己耕種。”胡鶴冷笑一聲說道:“你們水師的訓導官每天都教給你們什麼?”
推廣國家概念是訓導部的重要工作,而土地作為國家基礎。每個戰士都被教育要對土地保持飢渴感。如今從光復、開拓出的土地裡,已經給戰士極大的刺激,許多沒有撈到開拓好處的部隊都恨不得早點動手搶地。
胡鶴在開拓邊疆的浪頭上被調往未知的化外之地,心中自然很是痛苦,但忠誠和榮譽的教育還是讓他對皇帝陛下的任何決定抱持著絕對信任和服從。
對於水師訓導官的不作為的評論在大明的各方傳播度甚廣,甚至有些時候都直接被刊載在報刊之上。
而陸軍素來與水師不對付,水師跟陸軍也異常不對付,甚至水師為了與陸軍分離,還直接建立了海軍陸戰對,就是為了能遠離陸軍。
水師罵陸軍思想僵化,是隻知道打仗的賠錢貨,大炮哄哄一通亂炸,不知道要消化多少國帑。而且陸軍還有各種虛報名額之醜事,讓人鄙夷。
陸軍也知道,論技能上講,他們跟水師那群水王八沒法比,但是卻看不起水師的素養和忠誠。隔三差五的也是一頓亂噴。
不過對於鄭成功來說,說他年輕,有些小脾氣,紈絝子弟的性格,都無所謂。但若是說他不忠於大明帝國,不忠於陛下,那確實有些上綱上線了。
小傢伙還是萬分感激聖人的知遇之恩,也是一心為大明創下豐功偉業,名垂青史的。
鄭成功正要反駁胡鶴,卻見那負責搬運糧食的華人商販走過來,滿臉堆笑,小心翼翼的說道:“二位軍門,貨物已經搬得差不多了,不知道小民的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