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竟然強大到這麼恐怖的程度。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探險考察隊,這分明就是一支強大的水軍。
甚至一些南洋的讀書人,土著首領都忍不住喊道:“這是當初鄭和下西洋的水師吧。”
“當初的天朝上國又回來了。”
他們的羨慕,對於大明百姓來說,是根本無法理解的。當然,那份鄙視是少不了的。
到那些化外蠻夷之地,不準備充分些怎麼行?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鄭成功因為一直在水上漂,荷蘭話和葡萄牙語多少都懂一些,西洋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也知道一些,“泰西的那些探險家,都是一些幻想著一夜暴富的窮貨,所以他們想要遠行,就得去找金主投資。投資這種事情,是講究回報的。而且這種遠洋的事情,即便是千百個金主同時出錢,對於出海來說,也只是毛毛雨,所以這些所謂的探險家手裡的金幣其實少的可憐,也組織不成什麼龐大的艦隊。”
海上航行,其實是頗為無聊的,跟後世的郵輪,動不動可以整個檯球廳,健身房不同,如今的大明的船隊雖然也很寬敞,顯然沒有那麼多人性化設計。
所以除了隨行的訓導官沒事給大家上上課之外,大家經常就是喝著茶水,閒談聊天。
鄭成功說罷,聞者自然一番議論。眾人之中有位博物系的副教授,嘖嘖感嘆道:“都已經這麼窮了,還出來浪蕩什麼?真想親自去泰西看看,到底是怎樣的水土養出這樣的人來。”
“聽聞泰西原本也是有個文明之地,與我商周相類,後來為蠻人所滅,自此文統斷絕,及至於今。”有人解釋道:“不過這些傳聞尚未整理清楚。我等出航之前兩個月,禮部倒是找了泰西教士,讓他們編寫。”
“介立兄,你們地理系以為南洋如何?若是大舉移民,能開墾否?”有人問道。
李寄本打定了只聽不說的意思。見人家點名了,方才悠悠道:“南洋之地,土壤倒是不錯,只可惜不能大舉移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為何?”
“瘴癘瘧疾。”李寄乾笑一聲:“此非我所長,還是聽聽大夫如何說?”
同坐聊天的自然有杏林大學的教授、副教授,紛紛議論起來。船隊中也有人染上各種南洋疾病,還有人因此喪命。故而大家都十分介懷,仔細聽他們言論。
這些醫學教授的意見並不統一,不過短暫溝通之後,一個二十出頭的講師卻壓住了許多老醫家。
“雖然此方疾病暴烈,一時難以醫治,但在我朝卻不是太大問題。”這年輕講師信心滿滿道:“船隊中染病之人。多是閩人,衛生習慣不佳……”
鄭成功額頭泛起一道青筋。
“如果嚴格執行防疫條例,不食生冷,方便有地,許多疾病都能免去。故而陸軍隊和諸位先生之中。就無一人染得時疫。最多隻是水土不服引起的熱邪入體罷了。”
眾人腦中一過,的確如這講師所言。但凡有點身份的人,都沒聽說有得病的,再看那講師,也覺得此子見識透徹,紛紛打聽他的名字。
“在下帝國軍醫大學內科班李修年。”年輕講師笑道。
不少人發出“哦”地一聲,緊接著便是“久仰久仰”的客套聲。
鄭成功聽他說閩人壞話,心中不悅,暗道:這幫窮酸腐儒,對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說“久仰”,真是好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