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也是他最喜歡的“大書”,尤其是其中的插畫配圖,總是讓他看得津津有味。
“爹爹,你把這個造出來好不好?母后說你什麼都能做出來的。”小傢伙拿著書,打斷了皇帝陛下的閱讀時間。
徐梁從自己的書中抬起頭,壓低聲音道:“忘記了麼?圖書館裡不許大聲說話。”
小秋官一縮嘴,露出認錯的神情。
女官們站在不遠處,看得心中直樂,暗道:陛下真是個較真的人。這是他的圖書館,還有誰能進來看書不成?
徐梁拉著小傢伙到了外間,將兒子抱在腿上,道:“要守規矩哦。如果大家都不守規矩,最後倒黴的肯定是最先不守規矩的人。”
小秋官點了點頭,再次將書推了上去:“爹爹。咱們造這個嘛。”
徐梁接過一看,咧嘴笑了。這倒是空中堡壘的簡約版,簡單來說是個飛艇。
雖然是本幻想雜誌,但其中的幻想物也不能憑空而來,更不能有玄術道法之類的超自然現象。每個提供稿件的設計者,都得說明自己的設計原理,必須符合現實物理、化學規律,同時還要說明這個設想的瓶頸所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作為飛艇的幻想者,這位來源標註“帝國化工大學”的化學系學生。首先闡述了“輕氣”的存在——這是帝國化工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還沒有經過定名。如果按照皇帝陛下制定的定名規則,它應該是“氣”字頭,下面用“輕”的同音字。
就如供人呼吸、並直接導致陽作反應的“陽氣”,被定名為“氧”。
“這個恐怕有些難。”徐梁看了之後點著下面關鍵障礙的內容:“首先是輕氣不容易製造,要造一個這樣大的氣球可不是實驗室裡幾十個人就能做出來的。其次是輕氣會爆炸,只要有一個小火星,這艘飛船就燒沒了。”
小秋官撲閃著眼睛。道:“爹爹,這麼多造不出來的好東西。看著讓人難過。”
“呵呵,”徐梁笑道,“現在造不出,未必沒人能找到造出來的方法。這個世上不信邪的人多了,而且你翻到首頁。”
小秋官翻到卷首,看到了一行小字:凡首先造出此書中物品者。必得重賞。
“刊行並非告訴大家不能去研究,而正是鼓勵他們去研究。”徐梁笑道:“日後你當了皇帝,也不能在發明創造這一塊上省錢啊。這些東西才是我華夏之為華夏的保障。”
華夏從遊牧而農耕,從安陽一個小地方擴充套件到如今縱橫萬里的廣袤疆域,正是因為在技術上的領先。如果技術上不能領先蠻族。蠻族憑什麼相信你的道德?
不會以為孔夫子行走江湖,純粹是以德服人吧?
人家孔夫子是身強體壯的大漢啊親。
人家的君子六藝是有擊劍的啊親。
人家的弟子呼啦啦數千人,比一個小國家的軍隊都要龐大啊。
如果現在屏島上的土人跑來北京,說:“你們的生活方式不對,只有喝腦漿吃人肉才是符合道義的。”
這是何等荒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