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讀書人還有理想抱負,還有追求,他們的內心依然清明,保留著讀書的宗旨,為天下太平,為君主分憂,為百姓請命。
遲晚也是讀書人,她便陪他們鬧這一場又何妨。
她扔下一兩銀子,快步往長公主府走去,這些學子出身寒門或是普通百姓,極少有出身官員家庭的,萬一皇帝發了狠了對他們怎麼樣,還是得虞九舟能攔。
她回到公主府詢問,這才知道虞九舟進宮了,並不在府內。
遲晚只能自己想辦法,先去皇宮再說。
她騎馬比學子們走的要快,來到皇宮門外,禁軍看著她一臉懵,長公主前腳到,駙馬怎麼後腳就來了,難不成是她們吵架了?
長公主回宮告狀,駙馬追過來哄?
守衛皇宮的禁軍,分為中衛,前衛,後衛,左衛,右衛,一共有五衛,專事對皇城的保衛,一共是五萬人,是皇帝親軍。
皇帝的近身侍衛也是禁軍,相比守衛京都的金吾衛地位更高。
聖京城囤兵二十萬,禁軍五萬,金吾衛五萬,京營十萬,圍繞著京都,像勳貴子弟雲集的虎賁衛,其實就選長得好的,當門面了,沒有多少人,算是皇帝用來養勳貴。
皇帝出門的時候,他們穿上好看的服裝,跟在衛隊邊上,或者是大型慶典的時候,他們維持維持現場秩序,偶爾管理京都。
金吾衛是維護京都治安秩序,城門守衛,虎賁軍維護城容城貌。
禁軍直接面對皇帝,以前前身進宮的時候,他們都是下巴看人的,今日看到遲晚,腰也彎了,臉上的笑臉也親切了。
只是有些人的心裡還是看笑話的心理,可能還得加上一點兒嫉妒,所以巴不得遲晚跟虞九舟吵架才好。
他們心裡怎麼想,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沒一會兒,門後走出一個全副鎧甲的中年女人,按照這個世界的規矩,肯定是乾元。
對方走過來躬身行禮,“臣,禁軍右衛指揮使顧城,參見駙馬。”
禁軍指揮使,正三品的官,還是有實權的將軍,皇帝信重之人。
畢竟是守衛皇城的,不信任,哪敢把自己的臥榻守衛之權交出去。
遲晚立即去扶,“顧指揮使怎麼行如此大禮。”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身穿鎧甲的將軍,不需要朝上官行禮。
顧城高聲笑道:“臣等已經接到了旨意,駙馬日後位同郡王。”
這確實是件好事,省得見誰都要行禮了,不行禮就是不敬上官,仔細追究起來,也是個罪名。
自己不跟別人行禮了,她也不習慣人家對自己行禮,特別是顧城看起來比她大二十歲的樣子。
“顧指揮使不必多禮。”
皇帝都說她位同郡王了,皇室地位特殊,遲晚受了對方這一禮,下一秒就扶住了顧城的胳膊。
顧城點頭表示示意,隨後詢問,“敢問駙馬進宮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