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章 (1 / 7)

第56章

聖元帝不是個好相處的, 此人敏感多疑,總覺得別人在欺騙自己。

早朝上雖一切都按照計劃進展著,聖元帝也同意了。

但是畢竟聖元帝是被架在那裡, 不得不同意的, 銀子誘惑是其一,高正“逼迫”是其二。

只是第一個,他的心裡肯定順暢了,可是還有第二個。

遲晚跟虞九舟來到禦書房時,就聽到聖元帝在發脾氣, 兩人對視了一眼, 一同走了進去。

還不等兩人行禮,聖元帝就開口打斷了兩人,“好了,你們說說, 高正究竟想做什麼?”

遲晚沉默,來的時候虞九舟就跟她說了,非必要不開口。

回答聖元帝的人自然變成了虞九舟, “陛下,高正是在給他高家留後路呢。”

“呵!”早猜到是這樣, 聖元帝對高正的怨氣也沒有那麼大了。

他這個皇帝都在給自己留後路, 能看出來,高正一旦從首輔的位置上下去,高家就要倒了。

施行新法, 是險中求勝, 為高家求一線生機。

聖元帝想的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官員,他們一直在反對這件事, 他當然知道他們反對的原因。

新法奪的就是官紳的利益,相比來說,提出新法的高正,倒更顯得大公無私了。

罷了,隨高正去做吧,反正他只收銀子,不管事。

聖元帝叫兩人來,是有另一件事要說的,“武城雪災,銀子,物資都送過去了,寶安王回來稟告說,武城的雪還沒化,救災艱難,路邊都有凍死骨。”

“他說等雪化了,才有可能救災,現下物資發不出去,雪化不了,武城每天都在死人。”

他是不喜燕北,可燕北百姓也是他的子民,要真是見死不救,還不知史書會如何寫他呢。

虞九舟拱手,“陛下,臣得到一法,鹽能化雪。”

先化雪才能救災,這是發生雪災的共識。

聖元帝無語,他這個皇帝都知道鹽貴,化一城之雪,那得用多少鹽,粗鹽五十文一斤,細鹽高達百文,像王公貴族用的精鹽價格更高。

就算只用粗鹽,一兩銀子只能買20斤鹽。

“一城之地,需要多少鹽。”

聖元帝沒想到,虞九舟真的算了,“以粗鹽為例,得用幾千萬斤鹽,但武城不是每個地方都需要的,只需要用鹽把災情嚴重地方的雪化了,弄出一條救災的路就好。”

“臣有一個婢女叫秋來,她去東海為臣之外祖診治,以防母後擔心外祖身體,回來時跟商隊正好路過武城,因擔憂武城會發生瘟疫就留在了那裡,她給臣傳回訊息,繪制了武城的受災情況,因此百萬斤粗鹽,就可以給一些嚴重的地方,開出一條道路來。”

到時候,不管是救災的官兵進去,還是裡面的百姓出來,至少有一條生路。

百萬粗鹽需要幾萬兩銀子,給武城撥 的救災銀只有十萬,要是再加一些傳統的高溫化雪辦法,十萬兩銀子,全都用在清路上面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