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有小孩一下扔一根炮到土堆裡,一個兩個三個……慢慢地土堆就被炸開了。
遲晚的遊擊戰就是這個理,邊邊角角的打一下,消滅幾個敵人不嫌少,消滅幾百上千個敵人也不嫌多。
絕不戀戰,絕不正面決戰,主打一個出其不意,消耗敵人。
北寧軍隊是休息不行,不休息也不行,萬一下次大周來的不是幾百上千人,而是十萬大軍呢?
北寧大軍心理上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況且,北寧大軍可不是隻有一個主帥,三個主帥本就意見不合,要是真的能打下燕北也行,那北寧以後就富裕了。
偏偏想著打下京都,現在就是,燕北沒有佔領,大軍連京都都沒有到。
再這麼下去,大軍沒得吃了,大周這邊軍隊重新整合起來,他們就是腹背受敵。
北寧大軍的將領也不傻,他們能看出來遲晚要做什麼。
先是小規模的騷擾,等大軍整合起來,再殲滅北寧大軍。
北寧大軍被遲晚一系列的操作,弄得大罵她是惡鬼。
惡鬼怎麼了,惡鬼不會入侵別人的國土。
不過,北寧高層則是怒罵信國公不講信譽,說好的他們攻打大周,雙方聯合之下,只要他們消滅安易之部,燕北之地就讓給他們。
然而信國公帶著自己的人都跑了,說他不守信譽吧,確實是放他們進來了,說他守信譽吧,他們還沒有得到燕北呢。
北寧高層很是生氣,想要舉報信國公,可當時雙方的信件加密,信國公特意叮囑,為了雙方交易的保密,信件必須銷毀。
導致現在北寧想舉報信國公都沒有機會。
北寧丞相在想,是否還有機會佔領燕北,逐漸吞食整個大周。
機會?自然是沒有機會了。
安易之傷號歸來,其部下整合完畢,正在朝北寧大軍一點點逼來。
徐晨露帶領的十萬軍,在路上碰到了幾支北寧軍的小股隊伍,打了幾場勝仗,再加上她治軍嚴明,又殺了一些人之後,這十萬混合軍終於是聽話了。
徐晨露率領大軍也在朝北寧大軍逼近。
而遲晚早就做好了準備,北寧大軍的必經之處,京營正在埋伏著。
按照原計劃,雲關道的爆炸已經響起,她在想,北寧軍是撤退,還是繼續前進。
無論是前進,還是撤退,她都做好了準備。
本就有退意的北寧軍,在爆炸響起的那一刻,面對著漫天的巨石,開始瘋狂地往後退。
十多萬人一起的行動,自然會發生踩踏,等著北寧軍撤出去,人不知道少了多少。
雲關道裡肯定有受傷沒有死的將士,但這個時候沒有人敢進去救。
大軍主將高聲大喊,“撤,都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