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些地方最好掌控的,就是那些鄉紳豪門,但是想要在那裡刺殺太後,那些鄉紳豪門還不敢。
用自己的人動手,那就是給中樞送上一把刀,一把砍了他們九族的刀。
支援梵天教是個人行為,親自動手是滅族行為,那些鄉紳豪門想推翻虞九舟,卻不敢拿自己的家族做賭注。
這就是平民百姓跟士族的區別。
平民百姓要的只有吃飽飯,吃不飽飯了,沒有了生路,他們才會反。
燕北變法的成功,讓百姓們看到了吃飽飯的希望,虞九舟是新帝,新帝變法代表著富民。
富民則富國,這是虞九舟跟遲晚的理念。
而非歷朝歷代的,只求富國,則對百姓不友好,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她們的理念實際上是,強國富民。
總之,燕北變法的成功,讓大周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才不會跟著造反呢。
百姓起義,這是一群“泥腿子”,他們所求沒有那麼多,但他們也沒什麼好在乎的,總比等死好。
鄉紳豪門不一樣,他們有錢有權,造反是為了奪取更大的權力,佔有更多的利益。
說白了,農民造反沒有後顧之憂,鄉紳豪門可不想失了已有富貴,但他們想要更多。
不是遲晚看不起這些鄉紳豪門,在擁有絕對軍隊的情況下,只要他們敢露頭,迎來的只有滅族,沒有別的可能。
所以他們像陰溝裡的老鼠,抓住一小點兒錯處,就想對她跟虞九舟施展小光明術。
可已經繼位的虞九舟是正統,她施展的可是大光明術,這些人不過是用一縷假陽光,把陰暗術偽裝成小光明術,硬碰硬只能被淨化。
遲晚在心裡算了許久,梵天教想動手,就只能用自己的教眾,而不是發展的這些外部教眾。
只要梵天教敢動,就會留下蛛絲馬跡,她們就有機會,一舉消滅梵天教。
要知道,皇城司錦衣衛已經遍佈全大周,在錦衣衛的排查下,梵天教的人只要露頭就被妙。
錦衣衛不是刺客,錦衣衛是身兼五路的神,在錦衣衛的逼迫下,梵天教再不動,很有可能就沒有動的機會了。
如今太後車駕從燕北離開,沒有往南,徑直往西北方向去,為的就是給梵天教一個機會。
太後車駕已到,梵天教能不懂嗎?
遲晚放出錦衣衛,就是為了逼梵天教動手,梵天教不得不動。
但是訊息到現在都沒有傳來,虞九舟實在是擔憂徐太後。
沒錯,太後車駕從燕北離開後,假太後就變成了真太後。
徐太後看了聖元帝的聖旨,還有部分,遲晚特意讓人放在徐太後能看到的位置,一些這些年的記事。
上面明明白白地寫清楚了,虞九舟所做的一切都是聖元帝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