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可能做一個富貴長公主,無欲則剛,一個不喜權力的長公主,無論是誰上位,都得捧著敬著,慢待先帝留下的唯一子嗣,不就想被全天下人嘛,被全天下的宗室反嘛。
但在聖元帝的逼迫下,虞九舟只能做一個攝政長公主,一個註定被皇帝敵視的長公主,不管是誰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鬥倒她。
正如上輩子那樣,虞九舟的結局是註定的。
上輩子的虞九舟,後面誕生了自己為帝的想法,只是太晚了,她被聖元帝的慈父形象欺騙太久了。
畢竟是自己的親父,從小到大,要什麼給什麼,權力也毫不猶豫地給她,沒有哪個帝王願意把自己的權力分給別人,偏聖元帝把自己的權力分給了她。
對當時的虞九舟來說,聖元帝就是愛她的沒錯,到了後期才發現,原來聖元帝是以父愛為算計,讓她被欺騙了那麼久。
可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若不是看了聖旨,看了那些記事,徐太後也覺得,聖元帝這個人作為丈夫不怎麼樣,作為一個父親是優秀的,這也是為什麼,徐太後對聖元帝還保留著一份情誼的原因。
正是如此,她覺得虞九舟不僅壞了規矩,還辜負了自己的君父。
在古代,辜負君父可是很嚴重的,一旦坐實,是能讓臣子自殺的那種,不自殺?這個人的名聲就臭了,也沒有了前程。
當徐太後反應過來聖元帝的謀劃之後,心中五味雜陳,她心中最重規矩,天地君親師,君上如此刻薄寡恩,虞九舟能怎麼選。
難道就這樣被裹挾著,直到成為世人口中的亂臣賊子,大反派,死無葬身之地嗎?
事實上,虞九舟沒有重生的話,就是這樣的下場。
因為虞九舟相信自己的父母,她從未相信,自己的父親會把她算計至此,也從不敢相信,自己的母親會幾近背叛自己。
她不怕被人算計背叛,奈何算計背叛她的人,是她的至親。
虞九舟沒得選,她只能上位。
況且,虞九舟有大志,她想讓這天下看看,坤澤依然可以,她想讓虞家先祖看看,公主依然可以,她更想讓這天下百姓,吃飽穿暖,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她錯了?她沒錯。
至少她的身邊還有一個支援她,懂她的遲晚。
別的人或許支援她,但並不懂她,只有遲晚,懂她的所有選擇。
徐太後知道這些後或許不懂,但她做出了選擇,以身為誘餌,她想看看這天下,也想為女兒做一件事,為女兒成為帝王的道路,託舉一下,也算盡自己做娘親的責任。
她倒要看看,女兒能把大周治理成什麼樣子,若為禍天下,她就會以皇太後的身份,行使祖宗家法了。
徐太後最終願意給虞九舟一個機會,但她心裡知道,這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尋找那個,沒有立為儲君妃之前的徐瓊芳。
那時,她才十二歲,十二歲之前的徐瓊芳是什麼樣子的呢?
也正是徐太後真正去巡遊了,虞九舟才會心神不寧,她的娘親心裡,終究是有她的。
遲晚也知道,在徐太後做出選擇後,虞九舟心軟了。
她的老婆就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表面看著冷冷的,心裡很是柔軟,一個心裡裝有百姓的人,又能冷硬到哪裡去。
算出了梵天教很有可能在西北動手之後,虞九舟的一顆心,別提多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