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喻才感到一絲意外。
嚴繼堯原來是去法國留學的,那他想必見過大名鼎鼎的巴黎聖母院了。
這行俊秀的法文明明看不懂,卻讓馬喻才忍不住坐在了桌邊,一頁頁翻起了這本《營造法式》。
他先前也粗粗讀過這本,大學雖然讀的西式建築法,但卻對中式的舉折鬥拱之法極致痴迷。
誰知這一翻,馬喻才便停不下來了。
書頁間的批註是以中文寫就,每叫完一個營造式,嚴繼堯都會在空白之處寫下自己的思考,思考中西之間的差異和相同之處,甚至從建築學寫到了文化和思維差異,其中的觀點精彩絕倫,精準切要,總是令馬喻才嘖嘖稱奇,茅塞頓開。
“嘖——”馬喻才又看到一個新奇的觀點。
是說宗教裡的高天崇拜擬作尖頂,故而西方的教堂越高越尖,便越崇高,“奔向天國”。
這裡馬喻才是熟知的,但是嚴繼堯下一句又讓馬喻才醍醐灌頂——
【中式建築以木為主,難以承其高勢,因以人為重,故廟宇低矮,傳音遠。古人不以高大為宏偉,而重勢高,西方教堂最高不過兩百米,但中原廟宇借勢而起,峨眉金頂三千米,借高山之勢,吞吐山海之氣,圜丘壇五十米不過,卻渾圓無頂,仰頭望天……是以中式天人合一,勝之於其深廣、意蘊。】
“好,好……”馬喻才喃喃自語,看得喜不自禁,恨不得將嚴繼堯寫的每一句話都給摘抄下來,恨不得直接將這一本書帶走……
一本?
馬喻才立刻抬頭看向這一書架,深吸了一口氣。
好!太好了!
興奮地看起書來的馬喻才被高興沖昏了頭腦,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便是——為何房間裡會未出現這麼多嚴繼堯批註的書本?
馬喻才沉溺於閱讀嚴繼堯的批註,若痴如夢,全然拋之腦後。
窗已關上,涼風卻依然在室內緩緩流動,馬喻才哈了口氣,用冰涼的手指翻書,再冷也不管了,眼睛裡盡是痴迷。
夜深後,燭光在房內落下陰影,馬喻才看得眼睛一陣酸澀,等到丫鬟來喚他吃飯,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書頁,出門了。
桌上已經堆放了好幾本看完的書。
門咯吱一聲關上了。
風將房樑上橫亙不去的陰影吹得一陣晃動。
房間內冷冷清清,頓時落入寂靜。
吃飯時,他是同嚴家找來的一隊師傅一起吃的,俞式禮將眾人互相介紹了一番,馬喻才作為營造師,自然發言了一番。
雖然輔助他的那些人馬喻才一個也不認識,但目前為止俞式禮的安排他都很滿意,想必給大少爺找的營造師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吃完飯後,俞式禮找到了馬喻才,問道:“住著如何?習慣嗎?”
馬喻才眼裡笑意滿滿:“好,很不錯。”
俞式禮聞言,也露出個笑容來,“那便好,嚴少想必會滿意的。”
馬喻才不懂自己滿意和嚴少滿意有什麼關聯,但嚴家似乎格外迷信,故而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笑了一笑。
“那明日就開始繪圖吧,我清早就差人將平面圖給您送來,工作地點就在這房間內就好,麻煩馬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