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偶爾也會焦慮,會厭倦,也會想著破罐子破摔算了,英語……放棄也就放棄了。
只不過這種想法的背後是總有人來給他回應的補償。
路將寧好像能夠窺透他的心思一般,對他的各種反應給予合適的安慰。
他會三番五次從超市裡買東西,捎到教室裡給偶爾學習走神的麥望安修補饞嘴;也會經常揹著老師點外賣,而後裝作若無其事地捎到餐廳,或是偷偷摸摸地拿到宿舍裡,來犒勞麥望安的辛苦勞動;更甚的是他會把手機帶到教室裡,趁著週末老師少的時間段,連上藍芽,用來邊做題邊聽歌,消遣煩悶心情。這段時日雖然累,雖然謹慎,但幸福。
而付出沒有回報是假的,只是回報要來得慢一點兒而已,或許會遲到,但總會到。
在高中度過一半,且又一年冬季的期末考試時,麥望安的期末英語成績八十六分。
雖然不高,但對於一個總是突破不了七十五分的英語差生而言,已經相當不錯了。
高興是高興的,但持續時間並不長,因為假期南方突發傳染性的病毒。重來一次,麥望安雖然知道或許會經歷一遍,但再次聽聞這個訊息,難免還是會心驚肉跳一會兒。
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這個事件無法使他們回家,而他們也向家中報過平安。
麥望安早就提醒過他們預備口罩,同時他也為家中儲存不少。
想當初,他還會想,若時光倒流,他定會提前買下口罩生産廠,但想象總歸是想象,他只是一個收入為零的學生,真實行起來難上加難。要是告訴父母,讓他們包攬工廠,他們定會把他痛罵一頓不可,說不定還會以為他肯定在學校裡學習學瘋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往小裡做。相比而言,山東受到的影響並不算嚴重,這裡的食物還算充足,倒是無需準備,與之前有偏差的地方主要就是醫用方面,例如口罩與感冒藥。
而學校為保障學生的安全,在接到上級訊息後,第一時間通知學生於下學期居家上網課,至於返校的時間,到時候另行通知。
這半年的時間,與在四中相仿,早自習與晚自習都是要按時出席的,老師會和大學時期般檢查簽到率,凡是簽到失敗或耽誤課程的學生定會被班主任撥來電話詢問原因。
這次,麥望安雖然偶爾也會和電腦對面的路將寧開小差,但所謂的開小差也不過是調情而已。他沒有再重蹈覆轍,沒有繼續像從前那樣渾水摸魚,尤其在英語課上,作為連麥的重點物件,他會盡量按照英語老師的每日要求去完成每項任務,保證保質保量。
就這樣,居家學習半年的時間,升入高三時接通知回學校學習一陣兒,又因為新一輪的狀況而被迫無奈回家。持續半年,等真正返校學習,距離高考不過還有半年時間。
而開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畢業照。
據瞭解,往年拍畢業照的時間大概定在高考前一個月,不過近幾年的情況特殊,校領導怕未平的風波再度掀起,到時候連一張像樣的相片都沒有,畢竟高中三年的青春實屬難得,於是商討後決定將拍攝日期提前。
學校規定拍攝畢業照的當天可以穿自己喜愛的衣服,不強制必須穿校服,所以放眼望去,學校裡不再是單一的紅白色,五顏六色甚至各式各樣的衣服比比皆是,尤其是女孩子們,古裝長袍以及花式裙裝都能看到。
麥望安斂眸,抬起胳膊,將欣賞的目光投射在普通的校服上。
他沒有換裝,平時怎麼穿,現在依舊是那樣穿,唯獨不同的是他那頭平時不愛打理的黑發更變了模樣,由利落柔順變得淩厲別致,梳分後不再全部遮擋長眉,眉心展露,眉梢與烏發相勾連,有種屬於路將寧以及這個年齡段裡張揚的朝氣。
這發型是路將寧按照他的頭發定的型。
路將寧的發型與他一模一樣。兩人站在一起就宛若雙胞胎,模樣別無二致,就連楊延年在當日都要透過眼鏡來辨認兩人身份。
由於個子相仿,一米八三的他們被安排在隊伍的最後,居中,且都緊挨著彼此。
麥望安在攝影師調整前方隊伍的同時,回頭望了望後方的環境,沒有一個人經過這裡,甚至看不見攝像頭的身影。他回頭,將視線停留在修整發型的路將寧的臉上,然後順著他的側身滑到垂著的右手,最後才正過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