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舒城都這樣開口了,他也沒有多說,隨後讓舒城二人開始工作。
工程單位的日子總是無聊的,宛若開工了,就到現場放線、幫忙解決現場遇到的問題。而呆在辦公室,技術人員除了做一些報表之外,做的最多的,便是編制方案、複核工程量、編寫技術交底、內頁資料等一系列的事情,雖然不會很忙,卻是枯燥無味。
日複一日的重複同樣的工作,這便是施工單位的狀況。
三十多個接長涵,中午十一點左右,舒城便全部核算完了,所有實際數量的公式都列在設計工程量的後面,他人一眼就能看出設計與實際數量的差距。
同時,舒城還把所有接長涵設計圖紙記憶體在的問題,建了ord統計起來,這些東西,到時候要上報設計院,讓設計院來解決。
對於這些工作,舒城幹的極為利索,沒有感到絲毫的壓力,因為這些工作,他已經幹的滾瓜爛熟了。
二十多年的施工經驗,這些東西根本難不倒舒城。也可以這樣說,在整個澤西專案部內,技術方面誰最厲害,無疑就是舒城,就算孫訓和龔新亮,也無法和舒城相比。
因為孫訓和龔新亮,參加工作時間,不過是十一年和七年。
“孫琦,算的怎麼樣了?”在接近下班的時候,舒城整理完之後,來到孫琦的辦公桌前問道。
“才算三個,麻痺的,這個太難算了,有些東西,沒接觸過,根本沒法算。”孫琦鬱悶道,的確如孫琦說的那樣,當一個分項工程,在沒幹過之前,根據圖紙,根本無法想象它的形態,甚至很多東西,都不知道他們用在哪裡。
“我看看。”舒城道。
看了一邊之後,舒城發現,孫琦主要計算的內容,只是混凝土和鋼筋方面的內容,其他一些陌生專案,根本不會算。
舒城想立刻把孫琦教會,但是又不敢明目張膽,因為在孫琦看來,舒城也沒幹過這些工程,宛若什麼都說的頭頭是道,肯定讓人懷疑。
為了不讓孫琦懷疑,舒城絞盡腦汁,裝著和孫琦討論,一點點的給他設計計算公式,裝成正好算出這些數。
這還別說,經過舒城的教導之後,孫琦的計算速度,明顯快了起來。不得不說,孫琦在靈活靈用方面,很有天賦。
隨後,舒城有暗示孫琦一些規律,等到上午下班的時候,孫琦平改立的工程量核算,已經完成了七個,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兩天時間,完全足夠,畢竟晚上還可以加一加班。
下午舒城開始熟悉澤西線的其他工程,畢竟時間過去太久,很多事情都忘記了,他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熟悉整條線路。
同時,舒城盡量回憶曾經施工工程中遇到的難題,預防往後的施工過程中不會再次出現。
等下午吃飯的時候,孫琦已經複核了一半的工程量,這時,任長虹回到了專案部。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