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燃小船上的蠟燭,將小船放於水盆內。
不一會,船上小銅瓶內的水被加熱,“嘶嘶”的沿著瓶口的小孔向後噴出灼熱的蒸汽,小船開始自動向前行駛。
學童群裡頓時“哇”聲一片,他們不敢相信船可以自己行走,隨著蒸汽噴的越來越急,這船也越走越快。
行走到對面的盆壁,李五將他拿起調換方向,蒸汽船又掉頭行駛回來。
“好,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無須划動的小船,如果想自己來試試,課後找睿哥兒,現在回課室。”吳夢吆喝道。
待回到課室,吳夢開始發問:“請問諸位學童,船為何會自行走動。”
課室裡一片寂靜,學童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都不吭聲。
“張巖林,你來說。”吳夢直接點名。
“是,先生,弟子以為是那水汽之故。”張巖林站起來怯生生的答道。
“嗯,你說的不錯,確實是那水汽之故,再問你,如船能自行,對我大宋子民有何裨益?”吳夢繼續發問。
“不用人划船,可節省人力。”張巖林答道。
“好,汝說的甚對,還有答案麼,往大處想,諸位學童可是學過《大學》、《孟子》的。”吳夢淳淳誘導。
課室裡沉寂了一會,然後這些學童紛紛交頭接耳,吳夢也不管他們,讓他們自由討論。
一個學子舉起了手,吳夢喊道:“周立回答。”
“先生,學生以為藉助水汽之力,可打造出自行的船,不用拉縴,就是不把人當牲畜用,可體現大宋的仁義。”
吳夢滿意的點點頭,這個學生不錯,能夠聯絡到孟子所說的仁。
“還有,節省的人力可以用來開墾荒地,打出更多的糧食,讓天下沒有饑民,正所謂衣食足而知禮義。”周立繼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吳夢笑了,誇獎道:“周立回答的很好,還有哪位學子回答,不必起立,坐著說話。”
這下課室裡的學童們交頭接耳更是熱切。有云自行船可載人四處遊玩的,有道漕運可通行無阻的,有說百姓交糧便不必用馬拉車的……
其中幾個學童還真說到了點子上,比如煤場的機器可否用水汽帶動之類。
吳夢舉手示意停止,然後說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可以告訴諸位學子的是,這水汽不但可以行船,還可以造出自行的大車,怎麼造,就需要學好格物,以後我等就開始這格物的學習。”
吳夢拿起石灰做的粉筆,在黑漆刷過的木板上寫下一個斗大“力”字。
他指著“力”字說道:“剛才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力’來詮釋,為何我等推動木箱很是費勁,煤場的軌道車卻如此輕鬆,為何幾人抬起一筐煤球累得直不起腰,而碼頭和煤場內的吊杆輕易的吊起如此之重的竹筐,都是這個‘力’在作怪,下節課為師就詳細的講述這‘力’是什麼,如何獲得更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