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鷂子把戰陣一衝散,後面的党項騎步兵再蜂湧而上,宋軍如何不輸,難怪野戰不是對手。
吳夢看著靶子沉吟了一會,弓可以改成滑輪弓,弓臂也可不用牛筋,改用彈簧鋼片和竹子的複合臂,這樣就不懼雨水了,弩可以把弩臂改成鋼材。
當然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複合弩臂,即用彈簧鋼軋製成薄薄的鋼片,然後一片片疊成弩臂,越靠近裡面鋼片越長,和後世的大貨車的減震鋼板一個道理,這樣的弩臂輕巧的多,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至於裡面的扳機用青銅也行改成鋼板也可以,其他的什麼弩弦、弩身都可以不動,牛角也可用高碳鋼代替。。
鄭鈞看到吳夢在思考,便默不作聲的站立在一旁等待,吳夢想清楚後又問道:“鄭將軍,此弓的弦是不是雨天時變軟,弓箭射程不遠。”
鄭鈞心想你都知道還問某,不是想考考某家吧,當下回道:“先生,確實如此,臺灣氣候潮溼,我等的弓弦都比在中原時張緊了許多。”
吳夢點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對著李五說道:“你且去和鄭將軍拿上兩張弓,兩張弩,和五六隻箭帶到機械廠,待某來改良一番。”
鄭鈞大喜,忙抱拳道:“先生定是有良法來改進這弓弩,末將先謝過了。”
吳夢笑道:“你切莫高興太早,沒有幾個月,這弓弩也改進不了。”
鄭鈞連連作揖道:“先生,現在天下天平,臺灣也平安無事,不故必在意時日,萬望先生把這弓弩做到能穿入瘊子甲,又有臺灣的鋼刀盔甲,那大宋的西北就太平了。”
吳夢一想也是,何必殺來殺去,弄點威懾性武器讓別人不敢動就好,當下便答應了鄭鈞,回到了機械作坊。
要做滑輪弓和鋼努,必須有軋機來軋製鋼片,還得先把軋機和生鐵軋輥先弄出來,慢慢來吧,反正不急著用。
隨著機械作坊的逐步開展,吳夢又在百姓裡招募了二十名學徒,這下機械廠兵強馬壯,有了一百多名工匠加學徒,還有三十多名學童的幫助。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簡易機床的生產製作逐步進入正軌,吳夢自己也懶得管機械廠的內務,看到智慧和尚喜歡弄這些東西,便讓他當了機械廠的都管。
按當下的進度,到明年春收,那些什麼牛拉的耬車播種機)、收割機可以面世了,明年年底應該可以全面使用。
機械廠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明歲的冬小麥收穫後,就必須有水力磨面機和碾米機,以臺灣如今的人力,不廣泛使用水力機械只怕糧食的加工都成問題。
.........
焦二郎做事還是比較紮實的,低溫煉焦的爐子冬日裡很快搭建出來,濃煙滾滾的煉焦爐蒐集的煤焦油有不少。
只是再度低溫蒸餾煤焦油時,煤油的產量相當低,所以這種採集煤油的方式在石油煉製方法一出來就被淘汰了。
有了煤油,夜間的掃盲班、學童們晚自習,學子們夜間授課得到了加強,每夜的掃盲班那是雷打不動,就算是旬休也不例外,時不時還得加課。
百姓家裡也得到了實惠,煤油逐步進入了基隆百姓的家中,以前臺灣府的百姓們根本不捨得用菜油點燈,夜裡皆為抹黑上床,有了便宜的煤油帶來光明,這才算是慢慢告別了夜間的黑暗。
低溫煉焦爐蒸餾完畢後剩下少量的瀝青,而鐵場的高溫煤焦油裡面卻是剩下了大量的瀝青,吳夢也沒辦法去提煉這些瀝青裡面的化學物質,只能拿來加熱後鋪設官道和屋頂。
這些瀝青還只能在臺灣北部使用,不能用於南部,否則太陽一曬那可是粘在鞋底,洗都洗不掉,至於改性瀝青,臺灣府還沒那水平去製造。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