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243章 周家上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章 周家上島 (1 / 2)

基隆港碼頭,幾艘載了五、六百噸的大船的大船逐靠於正在興建中的水泥碼頭,周文德的客船停放於木製棧橋旁,周良史卻不知自家二叔來得這般快,沒在碼頭上。

周文德從口袋裡掏出些碎銀,走到守衛棧橋的廂軍處作了揖:“軍爺,小老兒是船場都管周良史的二叔,接侄兒來信前來敘事,請軍爺通稟一聲。”

那廂軍看了他一眼,便叉手道:“原來是周都管的二叔,某這便前去,日頭甚烈,請員外在涼亭處歇息,用些茶水。”對他手中的銀兩看都不看,便把周文德一行迎入了旁邊一座涼亭,吩咐雜役端上解暑的涼茶。

周文德大惑不解,這哪有官軍不收錢的,莫非是嫌少,可看那恭敬的樣子並非如此,他其實不知,林貴平從吳夢的書籍中得到啟發,純粹用金錢和女人來激勵士氣的軍隊戰鬥力都不強,而且軍紀敗壞,現在的禁軍開拔便要銀錢,打贏了要犒賞、輸入還是要貼補,結果在西北經常被党項人打的一敗塗地。

林貴平便與智慧和尚商議了一番,對臺灣廂軍採取了嚴厲的治軍之法,每月軍餉按時發放,並每月提高軍餉一貫,不允許對當地百姓敲詐勒索,不允許收受外來客商錢財,實行後世那隻人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加強思想教育,並嚴刑峻法,一經發現,立即打發去煤礦挖煤。

周文德正坐在涼亭裡喝著茶水胡思亂想,忽然聽到自己的二兒子周良深在外面大呼小叫,周文德內心煩亂,走出去訓斥道:“三郎,何事大呼小叫,不成體統。”

周良深摸摸頭,指著水泥碼頭上那高高的配重槓桿滑輪吊臂說道:“爹,您看那處木樁好大力氣。”

周文德定睛看去,只見那高高聳立的吊臂輕輕鬆鬆吊起一大筐石炭,隨後轉動,將煤筐卸於身後的馬車,周文德嘴巴張的大大的,一大框石炭怕不是五六百斤,那木樁輕輕鬆鬆便吊起卸下。

三兒子周良勇上前道:“爹,我等周家碼頭若是有此等神力之物,裝卸米糧、貨物豈不是便利許多。”

周文德點點頭:“此事待見了你大兄再作計較。”

等候了半個時辰,周良史才姍姍來遲,見面便抱拳行禮:“二叔,侄兒來遲,望請恕罪。”

周文德趕緊上前扶起:“大郎,你在此處可是吃苦了,又黑又瘦,都是二叔沒用啊。”

周文德和兩個堂兄弟及同族而來的兄弟見禮後便回道:“二叔,這剛來時確實吃苦,吃不好睡不好,侄兒幸甚跑船,未在此處長呆,如今的臺灣可不一樣啊,二叔不知,此地以後必是神仙般的日子。”

周文德半信半疑,周良勇拉著周良史問道:“大兄,這木樁是何物,怎的如此之大的力氣。”

周良史隨便撇了眼道:“這是滑輪吊臂,此處甚多,無甚稀奇,臺灣精巧之器多的是。”

說罷周良史便請二叔一家和同族兄弟上了兩輛馬車,周文德上下打量如此寬大的馬車,問道:“這馬車如此之大,一匹馬如何能拉動?”

周良史道:“二叔,這便是臺灣之物的精巧之處了,大宋這般大的馬車一匹馬自然拉不動,可臺灣的偏偏拉的還輕鬆。”

話音未落,這馬車便走動了起來,周文德發覺不對,這馬車顛簸極少,臺灣的路也是渣土之路,並非石板,怎的如此平穩。

“大郎,這馬車怎的如此平穩,莫非又有什麼機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