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這馬車軸上便裝了名叫彈簧一物,車行的平穩便是此物之功。“周良史笑呵呵的答到。
“此車舒坦,可買些回去麼?”周文德心裡癢癢的,家裡那馬車跟這比簡直就不是人坐的,偏偏大宋又不提倡坐轎,他這幾根老骨頭在那坑坑窪窪的路上顛簸的快散架了。“
周良史神秘的附在周文德耳邊說道:“臺灣營田司林提舉跟我說了,只要我周家有人前來為官府專營效力,此等馬車就讓與我等在日本發賣。”
周文德大喜道:“當真?”剛開始的半信半疑被這馬車打消了大半。“
周良史重重的點了一下頭,老狐狸周文德便開始算計要怎樣賺扶桑人的錢財了,日本國和大宋貿易純屬一邊倒的屠殺。
日本國國力微小,出口的產品極少,如果放任大宋貨物湧入,這日本國的銅錢銀子嘩啦啦的流光都不夠,所以日本國是每年限制大宋的商人前去貿易的次數。
但馬車不一樣,這可是必需品,不但民用,軍需更甚。周文德心裡樂開了花,扶桑啊扶桑,這次不是爾限制老夫了,老夫還限制爾等,讓爾等天天盼望老夫運馬車來。
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大郎,這馬車賣至日本,這扶桑人難保不仿照,如何是好。“周良史哈哈大笑:”仿照當然可以,此馬車可不是那麼容易仿造的。“
馬車的關鍵便在於軸承和彈簧或者彈簧鋼板,以當今日本的冶煉水平煉出好鋼的可能性為零,彈簧和彈簧鋼板更無從談起,軸承的加工非要有刀具不可,否則靠著人工研磨猴年馬月能磨出幾根滾珠,熱處理的工藝決定了滾珠的使用壽命,日本人即算手工打磨出來軸承,用不了多久便會因為磨損嚴重而卡死。所以周良史根本不擔心日本人仿造。
馬車輕輕一晃,突然間一絲顛簸都無,周文德詫異的問道:“大郎,這車怎的越行越平穩,無一絲顛簸?”
周良史答道:“二叔,這已靠近侄兒家中,此處離營田司衙門甚近,前幾月才剛剛鋪了水泥路,故行車甚是平穩。”
周文德愈發驚奇:“這水泥為何物,何以如此平穩。”
“二叔勿急,下車時自能看到。”
馬車在一棟平房處停了下來,周文德不待周良史提醒匆匆跳下車來,看著地面,只見灰色地面平平坦坦,宛如鏡面,完全沒有石板路的縫隙,只是每隔不遠有一道筆直的縫隙。
周家兄弟幾個也紛紛跳下車來,好奇的看著地面,周良深用力的跺了跺腳,這水泥路紋絲不動,他大聲怪叫:“這是何等平整的石板,這麼大塊如何運到此處,又如何拼在一起如此整齊。”
周良史賣個關子故意不答,而是揚手請眾人入內。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