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312章 天聖新年的臺灣(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2章 天聖新年的臺灣(上) (2 / 2)

河口官營商場內,一群怯怯的百姓們四下打量著玻璃櫃臺內的商品,手卻是緊緊捂住口袋裡不多的銅錢。

他們琢磨著快過元日了,想著家中的孩子眼饞的目光,下定決心好歹買些好吃的回去,左瞧瞧右看看最便宜的就只有蜜餞,

臺灣的水果還是不缺的,唯一缺的是蔗糖,現在食品廠裡皆為自大宋買來蔗糖製作蜜餞,導致成本還是偏高,為了豐富元日的食品供應,蜜餞是以成本價賣出。

百姓們看著玻璃櫃臺裡的誘人的蜜餞,最終還是不忍心讓家中孩子的期盼落空,掏出銅錢來買了大包小包的蜜餞帶回家中給孩子們嚐鮮。

其實臺灣並非不能種甘蔗,甘蔗對土質要求也不高,關鍵還是個人手不足的問題。

目前小麥和芋頭這兩種作物全部用於製作粉條供應西北軍需,本身還得進口糧食,所有的運力都用在了鐵礦、糧食的輸入,粉條、武備、大車等工坊產品的輸出上,這一窘境在天聖元年1024年)只怕是難以改善了。

其實要解決此事也不是沒有辦法,臺灣東北部就是琉球群島,那裡冬季裡最低氣溫都有20c,種植甘蔗非常合適。

根據歷史記載,此時的琉球群島根本沒有統一成後世的琉球王國,十二世紀才形成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如今只怕還是部落制社會,但是語言不同,很難溝通,他還沒有想好辦法來如何來同化琉球島上的土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夢對某些穿越小說中描寫的捕奴隊非常反感,後世社會人人平等的道理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像畜生一般跑到古代來撒野,誰不是爹孃生養的,怎麼能忍心讓他人當奴隸。

但蔗糖這個問題始終還是要解決,廣南西路可以種甘蔗提煉白糖負責南方的供應和海貿,而臺灣和琉球島上的甘蔗則可向日本、高麗、契丹貿易,還可滿足大宋中部、西部、北部的需求。

琉球島離基隆港直線距離約一千二百里,中間全是大海,如果用帆船航行,碰上風向不同時只怕要半個月才能到達,中間沒有海岸避風,在六月到九月間航行十分危險。

只有蒸汽車帆船用十節以上的船速兩三天到達才是最好的方式,待到蒸汽車船出來之時便是想法子去墾殖琉球群島的日子。

臺中有肥沃的土地需要開發,不過吳夢可不捨得用這裡的土地來種植甘蔗,那裡一馬平川,蒸汽機再發展幾年定然能做出蒸汽耙犁。

臺中這片土地可是絕好的集中式農場,這裡將執行嚴格的輪耕休耕制度,節省地力,絕對嚴禁私人耕作。基隆還會開闢一些土地作為休耕的替補,但絕對不會再增加農業人口。

如今臺灣的產業需要大調整,從純工業模式朝著農工均衡的方式轉變,日後想到大宋購入大量糧食的想法定是會落空的,臺灣需要自己收穫一部分。

另一部分需從東南亞用海貿的方式交換一些糧食,不能把寶都壓在劉娥的身上,且自從福建的百姓混上了島,州衙諸人均以為沿海之防備必須加強,今歲手頭上的事務依然繁瑣。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