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蜀山長樂世界> 第三十一章 鐵布衫小成,道觀竣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鐵布衫小成,道觀竣工

讀懂信紙背後的這段話,一瞬間方旭整個人都不好了,什麼叫不成金丹客不能近女色,那豈不是在那之前他都有如廟裡的和尚,要想道行深就必須要保住自己的元陽之氣,遠離那些可愛的女施主,這要是我天賦差怎麼也成不了金丹客,那豈不是也要和師父一樣當一輩子老光棍,想到這裡他不禁喃喃自語,“這可如是好,如今我練氣士初步築基有成,要想改變這光棍的命運豈不是要我自廢武功成為一介廢人,師父真是算定我了,小爺愁啊。”

愁歸愁,當他再次穿上酒道人給他準備的這件三階丙火赤火蟒寶甲,看著這十分精緻而又張揚的火紅寶甲他又興奮了,三階法寶啊,這可是三階法寶,那可是連渭南郡墨家遊俠耿氏兄弟都沒有的法寶啊,他們家在當地可是很有名望的家族,你說珍貴不珍貴。

俯身拿起擺在桌上的二階雷系法寶紫雲桃木雷符,細細的打量,心中得意想到,當自己身穿火紅赤火蟒寶甲,手握紫雲雷符,突然如神兵天降出現在墨家遊俠耿氏兩兄弟眼前,不知他們會是什麼表情,他是真想看看他們那充滿羨慕與吃驚的眼神,聽聽話嘮遊俠耿於懷的諂媚之言,想著想著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有酒道人精心的安排,若是能忘記眼前不成金丹客不近女色這件事,那麼他以後自然是前途無量,好在經過他這麼一折騰思緒終於回到了現實,他自幼就愛慕仙道又想親手手刃仇人,現在讓他就此自廢武功放棄好不容易遇上的仙家機緣他肯定是不幹的,這點孰輕孰重他還是懂的,如今只能硬著頭皮依著師父的安排一條路走到頭了,在求道修行長生這條路上,他唯有越走越遠直至成為世人羨慕的神仙眾人,他才能得償所願。

只是他對於飛來山飛來洞在鳳陽府嘉陵郡什麼地方,他一點頭緒都沒有,大乾王朝世間的三大王朝之一,版圖遼闊很多老百姓終其一生都沒走出王朝一府三郡的地盤,要知道僅僅從臨河縣邊境的無夢城到老鴉山道觀就有一千多里地,遑論其他郡縣,長這麼大還沒有離開過東海郡的他哪裡知道外面是什麼樣的世界。

接下來的日子一切如常,道觀的修建順風順水很順利的圓滿竣工,大功告成的楊師傅邁著輕鬆的步伐滿意的離開了,道觀雄偉壯觀。

後來老鴉山山頂新道觀又恢復了往常,暫無瑣事的方旭每日依舊是早晚課不懈怠,穩固當前境界的同時熟悉新練成的真元,他把白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練習武技,偶爾也下山採買日常所需的物品,山下的鄉親們偶爾也前來燒香拜神還願,日子雖然平淡,但方旭對此很是滿足,心無旁騖他的修行進展的很快。

皓月當空,在廣場中打坐的方旭緩緩收功,活動完略顯僵硬的身體後便踱步回到了房內,就在今天他越發的感覺到自己可以著手闢人身的第一個四海氣府了,關於它的開闢位置毋庸置疑就是上丹田,也就是俗稱的紫府,而把髓海氣府開闢在上丹田內也是練氣士們公認的最好選擇。

與此同時他的武道修為也不曾拉下,在雄厚的真元推動下鐵布衫修煉的速度很快,在與祖傳的《熊象巨力功》配合之下,兩者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有如披了鐵甲力大無窮刀槍不入的人熊,至於《通臂神拳經》也是初入門徑,這是他出其不意輕易不用的殺手鐧。

江湖上流傳甚廣的鐵布衫一共有九層,有趣的是他手中這本卻是記載了十層,以他如今的修為現在已經修煉到了第八層,至此修煉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不過比他擁有的百年妖獸巨蟒皮甲稍差一籌而已,有此秘籍他以後行走江湖再也不用穿這件破爛皮甲了。

至於這多出的一層也就是第十層,秘籍上只記載了隻言片語,且語焉不詳只說最終能將皮肉凝成如金鐵般堅硬,關於這點他反正是不信的,屆時能比百年妖獸皮甲強就很了不起了,想必纂寫這份秘籍的人也是有自己想法,當時一併記載其上,只是礙於自己的修為也不高,到了這裡都是他的憑空猜測。

太陽一天天的照常升起,方旭還是沒有等到師門中的人前來,這天他突然心血來潮的想到,與其在這裡死等不如自己主動去飛來洞找師父的至交賈道友吧,就當做是我修行中的第一次遠行歷練。

雖然人還沒有出過東海郡不知嘉陵郡在何方,但他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山下請教山下學文最大的人,教他識字明理五年有餘的陳老夫子,老夫子學究天人通曉地理想必知道飛來山在何方,如此我只要下山一問不就清楚了嗎?

第二日下午,興奮了一夜特意準備了一番的他行至山腳,偶然瞥見山頂中隱約可見的嶄新道觀,他突然很是感傷和不捨,自己馬上就準備遠遊了,這費了偌大心思才建成的道觀要如何處理,自己這一去會不會就如同當年的兩位糊塗師兄一樣,一去就是經年不歸,到時候師門來人找不到我又不在該怎麼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深藏困惑與疑問他在雜貨鋪買了二斤小燒,常年給酒道人帶酒的他不但和掌櫃這一家相熟,還知道老夫子其實也很好這一口,早年他們就經常在這裡相遇。

離開雜貨鋪的方旭徑直到了陳老夫子家,也就是他從小讀書的私塾,看著眼前這間熟悉而又陌生的私塾他很是感慨,私塾相比他讀書那會更加破舊了,也不知老夫子這幾年在這破屋子是怎麼過來的。

老鴉山位置偏僻老百姓過的是緊巴巴的日子,常年在此教書育人的老夫子也是如此,臨老也只有個破屋子養老,踏進老夫子房門的瞬間他忽然有了新的主意,我離開後不如就請老夫子長住道觀,雖是道觀大風大雨之際總比這破屋子強,再把我的練功房與置物房稍加改裝就是現成的書舍,如此老夫子即可繼續教書育人,新建的道觀有人看管照料,又可讓前來讀書習字的學童有一個寬敞的學習環境,豈不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寒暄片刻後,一掃心頭陰霾的他很快就與陳老夫子表明了來意,飛快的把期間準備好的說詞一一跟陳老夫子說明,刻意強調我離開已久沒訊息的師傅來信了,說他如今身在鳳陽府的嘉陵郡飛來山定居,年輕人總是要長大的不應該事事活在長輩的陰影之下,還說如今你以年滿十六週歲也不算小了,要想他還認方旭這個徒弟跟在他身邊繼續習武就必須獨自前往,這次就當是他這個做師父的給徒弟的一個人生考驗,一個遊歷江湖增長見識的機會。

自然方旭是不能實話對陳老夫子明言的,不然還不等他把話還沒說完,恐怕輕則被老夫子掃地出門,重則性命堪憂,要知道老夫子可是正經的儒家正統學子。

在那段混亂無常的歲月,正是依靠這些入世諸子百家的幫助,人族才能紛紛建立符合各自理念的王朝世家,譬如如今的大乾王朝不管是儒士治國還是武夫當家,都是天生排斥他們這些神鬼邪魔的。

儒家中人皆是入世之人,他們為構建一個有秩序的社會皆不惜自身的安危,為天下眾生的福祉皆不顧自身的利益,其先賢聖人早以言明,“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神鬼。”

所以他們把出世之人也當作神鬼,認為他們利己不利眾人,不守秩序,不事生產,兼愚弄世人,自然不願他們在插手山下世俗間的事物。

武夫當國排斥出世之人也是有歷史原因,他們擔心重蹈覆轍再次淪為玄門的附庸,自然是想保持如今的地位,對待出世之人自然是要大力打壓的。

利益使然,如今在大乾王朝地位最高崇的是山下入世之人,而不是山上的出世之人,掌握王朝權柄的他們對於身在境內的入出世之人管控的可是很嚴格的,沒有朝堂地位不說,還對其設有專門的管理衙門,稍有逾越一經發現無不重罰,所以世間大王朝修道練氣士人數稀少不是沒有原因的,長時間的嚴加管控,漸漸的老百姓都只把他們當做傳說,讓世人空有向道之心,愛慕之意,卻無緣得遇真傳,徒有招搖撞騙之徒流傳於世。

喜歡蜀山長樂世界請大家收藏:()蜀山長樂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