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蜀山長樂世界> 第三十二章 準備外出遠遊,路難行,尷尬地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準備外出遠遊,路難行,尷尬地位

世人眼中的出世之人其實就是指的修道練氣求長生之輩,他們受人供奉卻不從事生產,為一己私利些許的修道外物經常使山川變色、河流改道,如此視世間生靈於無物,這才被入世之人所厭惡,故對於身在王朝內的修道練氣士之輩做出了種種限制,有種種明令禁止的行為,比如練氣士就不可入朝為官,不可招搖過市,不可人前顯聖,不可大肆修廟立觀,設立專屬衙門管理其身份譜牒等等不一而足。

大乾王朝歷來規矩嚴厲,立國八百多年也只有少數幾個以道士身份做官的特殊案例,就知道玄門練氣士在大乾王朝有多不容易,至於大乾王朝為何有此底氣對待本該高高在上的超脫之輩,方旭也不明就裡,難道僅憑三座幽冥詔獄就能壓住這些超脫之輩八百年俯首帖耳嗎?對此他是不信的,只不過早年間酒道人曾為此多次對他耳提面命,讓他一直對此心懷畏懼不敢有半分逾越之舉,就是擔憂不知哪一天禍從天降有性命之憂。

要知道如今練氣士在王朝的唯一出路就是受制於王朝,在朝廷需要時聽從王朝的召喚調遣,甘願隨軍做為王朝開疆擴土的馬前卒,平時受欽天監的監管排程,掌管山河水運、守衛王朝禁地等等不一而足,以此種種換取王朝境內的相應修行外物。

聽到方旭準備遠行遊歷老夫子很是高興,在他眼中少年人適時的外出遠遊是件好事,儒家弟子本就講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做學問親身踐行必不可少。

雖然方旭最終沒有如他所想的選擇求學治國之道,而是選擇了粗野的武道修行,這讓陳老夫子心中惋惜的同時也沒有開口責備於他,畢竟武道也是堂堂正道之途,王朝的強大與否也離不開他們這些粗野武夫。

老夫子認真的想了想就告訴他,“從我們這裡出發到嘉陵郡其實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走陸路官道,出東海郡,過渭南郡,在走過兩府交界處的琅琊峽谷你就進入了鳳陽府的地盤,之後穿過鳳陽府的琅琊郡你就到嘉陵郡了,如此不過年餘時間而已;另一條是走水路,穿越你去過的臨河縣,高闕大河渡口上船,沿著渭水河一路向上,即可抵達嘉陵郡渡口,不過大半年而已。

我建議你走陸路,既然是歷練嘛,就要多走走看看,多去幾個地方,看看當地的名勝古蹟,瞭解當地的習俗,這才是增長閱歷的歷練,比水路也就多兩個月而已,而且水路特別費錢。”

聽得方旭又驚呆了,我果然還是讀書少,見識少,竟不知大乾王朝這般廣大,穿越兩府四郡之地竟要一年時光,那遊歷完大乾王朝三府九郡之地又要多長時間。

這神洲又有多大,聽聞如大乾王朝這般大的王朝就有三個,遊歷完一週又要多長時間,算上那些世家部落小王朝,無主之地,那些更為龐大的神洲四大湖,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諸多世外名山,又該有多大?傾其這普通的一生能遊歷完嗎?

想來師傅是早已看明白,所以才千方百計的引導我,走上長生練氣士之路,如此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有活得久遠,才能看到更多,才能不枉此一生,更加堅定了方旭的求道之心。

關於這些疑問,方旭也沒敢請問陳老夫子,怕老夫子責備他小小年紀好高騖遠,不務正事。

陳老夫子年輕的時候,也曾遊歷過大乾王朝各地,鳳陽府嘉陵郡也沒少去,就是沒有聽說過有什麼飛來山,這就讓方旭有些愁了,嘉陵郡那麼大,你讓他到哪裡去找一座山一個洞。

最後還是陳老夫子看不過去了,開導道,“我沒聽說過飛來山有什麼關係,垂頭喪氣的有用嗎,這世間的路不都是先賢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嗎,我輩既是讀書人,就要勇於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這有什麼可怕的,走過去不就到了嗎?”

先賢曾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既然選擇遊歷天下,為何不先行一步,俗話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你且先行一步試試看,說不定很快就找到,少年人就應該少一些憂愁,多一份行動。”

陳老夫子一席話讓方旭豁然開朗,是啊,我都還沒行動,現在憂愁什麼呢,等我到了嘉陵郡,踏破鐵鞋又何妨,又有何懼,說不定這也是師傅故意對我的考驗,只說地點不說怎麼去?我既然選擇了練氣士長生之路,不正應該一往無前嗎,些許困難,何足為懼?

方旭起身對著陳老夫子彎腰一拜,多謝陳老夫子為我解惑,多年教導之恩,不敢忘,我明日便外出遠行遊歷。

陳老夫子撫須而笑點頭道,“孺子可教也。”

方旭趁機說道,“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拜託陳老夫子,我此行外出尋找師傅,就跟隨師傅練武,不知年月歸來……”方旭說的很委婉,說請陳老夫子幫忙照看家,這樣他就可以放心遠行無憂。

聽方旭擔憂的是這些小事,陳老夫子答應的很爽快,“外出遠行遊歷是大事,追尋武道之路是好事,我大乾王朝文風鼎盛,武運昌盛,正是靠著我朝年輕人的不畏艱辛,積極進取,方才有這大好的太平盛世……”陳老夫子喝得很盡興,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旭也不點破,這些年外面的世道早已變了,陳老夫子下半輩子,都活在這個小小鄉村教書育人,早已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了,他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無私的傳授給這些鄉里的孩子,實屬大善。

最後陳老夫子對著方旭說道,“你既然選擇了武道遠遊這條路,我也不好攔你,畢竟也是一條光明正道,臨別時我只有一些話送你,我觀你如今戾氣有些深重,知曉你本性並不壞,只不過是因為年少時誤入歧途,被逼上山入匪身不由己,這也不能全然責備於你,現在既然你已經脫離匪窩,正當洗心革面,現在讀書也不晚,正是應好好讀書養性的時候,可你既然選擇武道遠遊之路,就更應該學會剋制自己心中的戾氣,切勿仗勢欺人,與人爭勇鬥狠輕言生死,逞一時之勇,眼界應該放長遠一些,我們西河鎮好久都沒又有出現一位武道宗師了,我希望是你方旭,”老夫子已經醉了,說話都是顛倒反覆的,而他尚且能把方旭二字咬的極重,看來陳老夫子是真的很看重方旭這個學生了。

陳老夫子一口一口的喝著小燒,越說越高興,還說了很多方旭不懂的話,最後醉倒在了桌子上,口中連連囈語,“明天我就搬上山去,你只管遠行,不要掛念老頭子我……”

只是這一切,方旭是無法對陳老夫子言說了,心中只能無奈的搖頭,輕輕的攙扶陳老夫子回到床上,輕輕關門而出。

喜歡蜀山長樂世界請大家收藏:()蜀山長樂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