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書也是這會兒才知道盧克思居然還會點廚藝。
不過當這位白面板老外熱情洋溢的向大家推薦他家鄉的其他菜餚的時候,卻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嫌棄。
陳景書原本還有點吃西餐的興趣,最後見做出來的東西和後世的西餐廳比起來簡直堪稱黑暗料理之後,也堅定的拒絕了盧克思。
這讓這位熱情的老外失落了好久。
不過好在糕餅鋪子的火爆讓濟養院的日子好過了不少,盧克思在和陳景書商議之後,又選定了一個更好些的地段開了分店,濟養院的日子總算能做到收支勉強平衡了。
結果沒幾天柳湘蓮從通州回來了,順便還帶來了關於周鴻俊的判決。
僅僅是周鴻俊一人身上的案子,周家就陸陸續續賠償的六百多兩銀子,這還是因為有許多苦主畏懼周家,不敢來告的原因,否則恐怕一千兩也是不夠的。
“那周鴻俊還被打了五十大板,半條命都快沒了,另外還叫他二十年之內不許參加科考,”柳湘蓮笑道:“他那個樣子,二十年?到時候恐怕想考也考不得了。”
陳景書心知這二十年恐怕也是王提學給老友留了情面的,不過他也不打算再計較這事了。
倒是跟著柳湘蓮一起來的幾家農戶,陳景書這會兒剛好自己有地,分他們一些種也就是了,一戶有些小手藝的人家則安排在濟養院做事。
其中那個被周鴻俊打斷了腿,此時走路還略有些坡腳的蔣英主動擔任起了濟養院裡先生的職務,這倒是讓陳景書不必再花錢僱人了。
蔣英只說報恩,給他一口吃喝就好,再不求其他了。
陳景書見他不過二十來歲的樣子,相貌清秀,卻身形瘦削,顯然這些年過的艱難,何況就算平日裡走路不明顯,但到底腿腳有些毛病是不能參加科舉做官了,也是絕了蔣英的未來,不由也為他嘆息。
如此到了七月裡,京城陳孝祖的回信終於到了,連帶著的還有一封何昕給陳景書的書信。
嗯,何昕就是哭訴一下他這回縣試都沒過,順便恭賀陳景書中了小三元之類。
陳景書照例回信。
倒是比起這個,陳孝祖的信更讓陳景書在意。
果然,在收到信的第二天,陳孝宗把他叫過去問道:“我和你大伯一起商量了兩個,一為懷瑾,一為若瑜,你喜歡哪個便給你取哪個?”
陳景書眨巴了一下眼睛,歡喜的內心簡直要像小鳥一樣飛起來。
唉呀媽呀,熬了這麼多年,總算能取字啦!
於是很快黛玉就收到了一封由憋著笑的林如海轉交的小紙條。
嗯,小紙條來自陳景書。
做工精細的梅花紙上,陳景書那熟悉的字型只寫了一句話。
“你覺得懷瑾和若瑜,哪個更好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