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他寫的既是那場水災,又不僅僅是那場水災。
總結經驗,制定規章制度,這是後世常見的做法,但卻很能體現眼光和格局。
因此殿試之後,陳景書可以說是最不緊張的一回了,回去之後只管彈琴作畫,完全沒把殿試當回事似的。
殿試一共只有三百多人,但陪同皇帝一起閱卷的考官卻有二十人,因此出結果是極快的。
第二日再進宮,就是宣佈名次,並且委任職務了。
按照慣例是先宣佈一甲三人,之後宣佈二甲三甲。
當陳景書聽到一甲第一是自己的名字的時候,原本以為自己會十分激動,但實際情況卻是,他非常平靜的向皇帝謝恩。
一甲第一俗稱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就是探花了。
當年的林如海便是探花。
現在嘛……
一甲第三,沈純。
陳景書抬眼一看,好嘛!這不就是他隔壁那位外賣兄嗎!
一甲前三一般是當場授予職位,其他人就得以後再說了。
按照慣例,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當然,要說起來,這些事情大部分和普通老百姓沒有關系,要說唯一有關系的,就是狀元遊街了。
披紅掛彩,高頭駿馬,年輕的狀元郎意氣風發,更兼之相貌俊秀,這可比前幾科的中老年們好看多啦!
何況老百姓最愛看的就是少年狀元郎嘛,沒見戲文裡都是中了狀元娶公主麼。
陳景書這一天可以說是相當風光的一天。
等他晚間回去,吳氏雖然早就得了陳景書真的中狀元的訊息,可真的見了他,還是忍不住落下淚來。
只覺得有這麼個兒子,自己這輩子都算圓滿了。
好不容易哄著吳氏收了眼淚,陳景書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實,還有件事情想和母親說呢。”
吳氏正是最寶貝他的時候,這會兒陳景書就算說他要摘月亮,吳氏都得叫人給他摘的,因此道:“你有什麼事情,盡管說來。”
陳景書羞澀一笑,問道:“母親,我的婚期定了沒呀?”
吳氏:“……”
看著之前還覺得少年壯志酬的兒子,吳氏突然覺得自己前一刻大概是眼瞎。
哪裡有什麼少年壯志,分明是一臉少女嬌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