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章 (6 / 7)

這下陳景書不敢亂做表情了,也立刻低下頭去,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

希望皇帝不要跟他計較吧。

他卻不知道上頭的皇帝心裡也正犯嘀咕呢。

那個打頭的陳景書,就是陳卿的侄子吧?怎麼瞧著傻乎乎的呢,半點沒有陳卿的機敏從容啊。

偷看朕被發現了也就罷了,還笑,笑也就笑唄,怎麼還咧著嘴笑成那樣?

看著更傻了呀。

由於陳景書已經低下頭去,這會兒從皇帝的角度只能看見他的後腦勺。

……這就是今年的會元?這麼傻的?

一邊暗自嘀咕,一邊還是叫了起。

當然了,雖然覺得陳景書傻乎乎,但皇帝對他並不討厭。

十八歲的陳景書,與幾十年前少年意氣的陳孝祖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他們本就是血緣之親,相貌上也有幾分影子,只是當年的陳孝祖更加單薄一點,陳景書瞧著,至少在讀書人裡頭算結實的。

當年的陳孝祖是一種秀與柔雅的樣子,如今的陳景書則更加英氣勃發。

皇帝對比一下,覺得既相似,又有差別。

嗯,陳卿那樣的人果然是少見的,哪怕是他的親侄子也難和他一樣呢。

當然了,比起相貌上的相似,對於皇帝來說,他對陳景書更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情。

都是被陳孝祖坑了的人啊!

陳景書完全不知道表面上看起來莊重嚴肅的皇帝內心都在腦補什麼戲份,見皇帝沒有什麼表示,他也就略微鬆了口氣,開始準備今日的題目了。

好在今年皇帝不想玩什麼新花樣,只是照例出了一道策論,以去年安徽的水災為題。

陳景書眨巴一下眼睛,簡直覺得這是陳孝祖和皇帝商量好的題目了。

陳孝祖他不僅猜中了會試主考官,甚至連殿試的題目都猜中了啊!

這題陳景書是練過的,還為此蒐集了不少資料,這會兒不僅寫起來得心應手,更是言之有物,而不是如大部分考生那般只會寫些什麼朝廷派遣欽差,發放救濟的銀錢糧食之類的套路虛話,更不必為了湊字數再寫上一堆歌功頌德的話。

講真的,論歌功頌德,這些考生們算什麼,大佬們可都在朝堂上呢。

嗯,歌功頌德拍馬屁這事,陳景書也是學過的。

不過陳孝祖告訴他,這個技能不需要經常用,甚至多數時候是不必用的,因為皇帝真的不喜歡。

等陳景書洋洋灑灑一篇幾千字的策論寫完,太陽已經快落山了,文和殿內不知何時已經點起了燭火照明。

其實這會兒還遠未到需要點燭火的時候,不過陳景書猜測主要是為了光線好點,不影響考生作答。

等交了卷子,就可以到旁邊偏殿裡休息等候,大家一起來的,自然也是要一起走,不會讓考生自個兒隨便溜達的。

不過比起前幾回,陳景書對這次的殿試倒是十分有信心,因為那場安徽水災,他看過前後所有的處理方式,王撰和陳孝祖都陪他總結過得失,而陳景書自己則據此又與往年其他水災做對比,總結了一些水災救災的要點和原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