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陳景書才不要寫詩。
雖說桃花這種題材已經被前人寫了無數次, 其本身就是非常常見的詩作元素, 黛玉當然是給陳景書寫過的, 但陳景書並不打算直接拿了黛玉的用。
總這麼折騰也不是個辦法嘛。
這麼想著,陳景書對王提學笑道:“靈通寺桃花極好,好詩一時倒是沒有, 不過文章倒是有一篇,想來也不至於辱沒了王大人的耳目。”
王提學道:“哦?我原只道你制藝寫的好,既如此,快把文章寫來!”
陳景書也不客氣, 寺院裡自然常備筆墨的,王提學派人去取,這靈通寺的和尚也頗‘靈通’, 聽說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寫文章, 不僅送來了上好的筆墨, 還在漫天桃花之中給陳景書備了桌案,花香墨香,一時之間頗有意境。
旁邊一個大和尚道:“陳施主請。”
陳景書見他面露期待,心中不由好笑。
這和尚打的什麼主意他再清楚不過了,卻也不必說破。
和尚怎麼啦,和尚也要吃飯呀,大和尚還得養小和尚呢。
因此謝過大和尚, 陳景書提筆略作醞釀, 很快便筆走如飛, 一篇數百字的文章片刻寫就。
陳景書一邊寫著, 王提學便在一旁看著,那‘靈通’的大和尚更是陳景書寫一句他便吟誦一句。
靈通寺的桃花遠近聞名,此時又是桃花開的最好的時候,附近不少人都來此處賞花,因此和尚一開口,不多時便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聚集過來。
待陳景書最後一筆落下,口中微微撥出一口氣,王提學卻是忍不住撫掌呼道:“好文章!”
陳景書假惺惺的謙虛道:“見笑,見笑。”
王提學道:“世人寫桃花,寫其爛漫,寫其情愛皆有之,陳大人這篇文章卻不同尋常,既非絢爛煙霞,也非纏綿情愫,而是溫情慈悲,僅此一點就足夠不同尋常,何況字字精妙,句句靈秀,世上焉能有如此文章?”
旁邊的大和尚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陳景書此篇寫桃花盛開卻不媚俗,寫桃花凋零卻不悲切,而是一種超然物外的慈悲。
尤其陳景書文中引用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讓大和尚有種輪回往複,生生不息的感覺,彷彿花落都是一件從容美好的事情。
只是……
王提學在誇了陳景書好半晌之後終於還是沒憋住問道:“不知這‘落紅不是無情物’的句子出自何詩?似乎是從未聽過,難不成竟是陳大人早先作的麼?”
陳景書:“……”
不,就、就是隨手引用了一下啊!
這個世界沒有這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