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十四節 夜不收的累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四節 夜不收的累贅 (1 / 2)

夜已經深了,天氣開始入夏,西北廣闊平原上常年不會停歇的風都帶著熱氣,在呼呼的風聲中偶爾能聽見幾聲戰馬的嘶鳴聲。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

在義勇軍大營的旁邊,是幾座寬廣的馬廄。這些馬廄里正餵養著數萬匹戰馬。從義勇軍到了秦鳳之日起,向各州吐蕃部族採購戰馬就沒有停過,到現在為止,已經採購了上萬匹良馬。加上從濟州先頭跟隨先鋒軍帶來的戰馬,全軍將士一人一匹綽綽有餘。

在滿足自家騎軍最基本的要求之後,主管後勤的呂將立即停止了採買馬匹的事宜。因為宋侯爺的後續計劃,呂將略知一二,採買馬匹既浪費錢財又消耗人手,根本就沒有必要再繼續了。

就在結河川大營抹兵利馬準備出征的時候,坐鎮熙州的呂將參軍大人派出數百差人,發公文去結河川營地,徵調了上千剛剛病癒的義勇軍士,派遣他們前往各個州縣包括番部堡寨,貼出了數千份招募民軍的榜文。

這次徵募民軍和以前朝廷徵募大不一樣,首先這支民軍是有軍餉的,並且所有的武器裝備都不需自帶;其次徵召的物件限制極其嚴格,要求必須是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的丁壯,身高不得矮於六尺,出身必須是農家子弟,須有里正開具的證明文書,囚犯和市井無賴一概不收。番部子弟能說漢話者也可報名,不管是平民還是奴隸,只要達到條件一樣同等待遇。

榜文裡還寫得明明白白,要有身家不清白者混入,一旦查明之後,罰苦役十年,開具保薦文書的里正一律同罪。

這等條件實在苛刻之至,可只貼出不久便從者雲集,不到七天呂將就已經徵募到三萬多人。這些還是透過幾關考核透過的,實際上報名者足有十數萬人。之所以這次招募響應者眾多的原因,是因為這支民軍的待遇著實讓人心動。

這支民軍服役期限只有六年,一進去月餉便有三貫,之後按照服役年限,每多一年月餉再加一貫。等於是說到了第六年的兵,一個月就能有九貫錢。這個數字讓人心動無比,已經足以養活西北之地四口之家一年了。

這種軍餉要是放在汴京,也許不能有這麼大的效果,可放在苦寒的西北秦鳳路,可以打動絕大多數貧苦不堪的百姓,更別說吐蕃和羌人番部裡吃不上飯的貧民和奴隸。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即使義勇軍的徵募條件嚴苛,可所有州府城外,義勇軍徵兵所用的房前屋後,都被雲集而來的應募者圍了個水洩不通。這次徵募原定十日,不料才不到七天就維持不下去了,因為各處招募的兵士數量都已經超標。每一處徵兵所都是有自己限額的,這個限額就是所帶的銀錢,每一個應募成功的新兵,都可以獲得五貫錢的安家費,一旦各處帶的錢財發放乾淨,就要停止招募。

所有應募成功的兵士,都可以帶著錢財先交回家,然後在家中和親人團聚。只要他們在三日內趕回了應募點,跟隨帶隊軍士到結河川大營統一訓練,便是合理合法。

這種徵兵的法子,是歷朝歷代聞所未聞的。居然只憑藉著一個名字和里正開具的保書,就能帶五貫錢回家,只要幾天後自己去投軍即可。這種做法讓不少知情的州縣官員捏了一把汗,濟寧侯爺寬仁的有些過頭了。

真要是招募個幾萬民軍,按著秦鳳各州官員們的意思,這事情太簡單不過。安撫使大人只需給各州縣下達一個數字,自然到時候就有兵員到達,還不需浪費朝廷一絲一毫的錢糧。

這等徵兵的法子,別說州府地方官員議論紛紛,就是義勇軍內部的人也是擔憂不已。不過軍令如山,既然大帥下了這種命令,不管是對是錯總是要先執行再說的。對於這件事情,州府官員中有人給宋大帥上報公文提出擔憂和疑問,也有不少人都在心中嘲笑,等著看安撫使大人的笑話;更有人連夜寫著密信送往汴京,請示自己上頭的大人們該如何應對此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三萬兩千名應募新兵中,絕大多數都準時趕到了集結地點,全軍只有十數個沒有及時到達。沒有趕到的新兵,其中還有大部分託人帶來了口信,是由於疾病等不得已緣由無法立刻上路,並稱一旦病癒即刻就會趕去州縣衙門自行報道。

真正沒有前來集結而又無音訊的,只有一人而已。大宋的老百姓異常淳樸,知道拿了官府的錢財就要做自己的本份。就連番部應募者一萬三千人也是一個不少的準時趕到,朝廷能對百姓寬容,百姓就會對朝廷效忠。

六月十日的集結日一過,這唯一沒有按約趕到的新兵,立刻被秦鳳路所有州縣張貼告示緝拿。公示的罪名是臨陣脫逃,按大宋軍律當斬。若有舉報或擒獲者,朝廷賞錢五十貫以資獎勵。

不到三天的功夫,這個心存僥倖的逃兵就被官府拿獲,而舉報之人竟然是他的堂兄。堂弟公審之後隨即在菜市口被當眾斬首,堂兄則披紅戴花遊街誇獎,所封的賞格也一分不少的交到他的手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