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自從借到錢之後,每天都覺得心裡有個事。
直到還清了錢,賀聽瀾才如釋重負。
他頓時覺得渾身都舒暢了,一樁心事就此了結。
同樣的,他也不願意別人欠自己的。
所以每當賀聽瀾幫了別人什麼事,他都會特意說一句“我可不是白幫你哦,以後會找機會讓你還我的”。
或者是“我這麼做可不是想幫你,我有我自己的目的”。
彷彿只有這樣,他就可以斷絕任何人和自己之間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賀聽瀾習慣了把“我的”和“別人的”分得很清,習慣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杜絕任何會將自己和他人捆綁在一起的事情發生。
大家說的話給賀聽瀾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原來……情分竟可以有這麼大的力量?
大到足以讓一群人甘願放棄逍遙自在的生活,跟他去往波詭雲譎的京城?
賀聽瀾開口想再勸勸大家,但是他轉念一想,或許自己也不該這樣。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他的想法不等同於其他人的想法,或許對於寨子裡的這些人而言,跟著自己本就是最好的選擇呢?
若是自己一味地勸說,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那不就是自己一向最討厭的行為了嗎?
罷了,賀聽瀾心想,隨大家去吧。
“也好。”賀聽瀾點點頭道,“大家願意繼續跟隨我,阿瀾不勝感激。”
“只不過,還請大家不要到處去說‘所有人都得跟著,一個都不許少’這種話。你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有獨自選擇的權力,就算是決定離開、與我分別,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應該被責怪,更不該被說成白眼狼。”
雖說做何決定的權力在自己,但賀聽瀾也知道,大多數人的態度會影響到其他人。
若是這群決定跟著自己的人到處去喊口號,也會給那些想要離開的人帶來壓力。
賀聽瀾只希望大家都能遵循本心,不被任何外界的東西裹挾。
“大當家放心,我們不會到處去說的。”順子立刻明白了賀聽瀾的意思,豎起三根手指發誓道。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只要大當家肯接受我們就好!”
將全寨子所有人對未來的打算都記錄下來之後,賀聽瀾回到房間去整理了一下,然後起身準備親自去一趟郡治,找鬱雲騫。
如此重大的事情,他得跟鬱雲騫確認無誤才行。
此時的郡治裡,鬱雲騫和傅彥正在著手給剿匪一事收尾。
根據匪寇們所犯下的罪行輕重,每個人都會被施以不同的懲罰。
幾個無惡不作的匪寇首領自然是要被判刑的,並且此事事關重大,鬱雲騫自己做不了主,於是便讓手下將他們幾個押起來。
等回到金陵城,再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審理。
至於人數最多的小嘍囉們,這些人大多都是走投無路才落草為寇。